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胡必德:一生一世“玉米情”

2021-08-23 09:04:07   

今天的故事有三个关键词:86岁、60亩地、8项重大成果。

如果这些词放在一起,也许你会觉得难以理解,然而,这就是杨凌一位老年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这位“银发”老专家为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奋斗一生。他就是出生湖南,扎根大西北的玉米育种专家胡必德。

8月16日,秋雨刚过。记者在杨凌金融大厦附近的一片玉米试验田里见到已经86岁高龄的胡必德老师。满头白发,皮肤黝黑,身穿白大褂,双脚套着化肥袋,口袋里被玉米套袋、笔记本塞得鼓鼓的。这是我们见到胡老师的第一印象。

“你们看,这就是我最近7、8年培育的几个玉米新品种。”胡老师热情地带我们到地里参观,这些玉米个儿大、颗粒饱满,一个穗能有一斤多,胡老师说,这是专为山区农民选育的耐旱品种。

从20岁考入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至今,他扎根大西北65年了。是什么样的契机与动力让他留在这里?这还要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

结缘玉米守初心

1956年,胡必德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湖南来到陕西,考入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那时玉米种质资源贫乏、育种技术落后,农村长大的胡必德深知粮食的重要性。于是他主动扛起玉米育种的“大旗”,立志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

在职期间,他先后担任陕西省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陕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和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一边忙政务,一边钻到地里搞科研的他经常顾不上吃饭,“5+2”“白+黑”潜心于玉米育种之中。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种质创新可谓是育种的基础和前沿,因为难度大,很多人都在国外品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当胡必德看到玉米种质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时,他便立下志向“要为中国玉米种质创新而奋斗”。

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胡必德提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民族种业”。经过潜心研究,他先后荣获8项重大成果,其中武105玉米品种和陕单1号玉米品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武106玉米品种和陕单7号玉米品种的选育获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参与编写“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图册”等7本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

退而不休勇攀登

对胡必德来说,时间并不能阻挡他永攀科研高峰的脚步。退休后的他组织多位退休科技人员创办了陕西首家民营农业高科技企业——陕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

在60多年的玉米育种过程中,他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以柱形为基础,抗病为中心,高产优质为目的。搞好三群种质资源,打倒三把尺子,坚持两个基本杂交模式”,这是他在科研灯塔下一步步实践出的经验总结。

选育一个玉米新品种至少要8到12年,这条路上孤独、艰苦,最难的是不被人理解,然而胡必德都挺住了。“搞科研不能随大流,这条路如果我走不通,至少告诉后面的人不要再走了,这也算是我对科研事业的一点点贡献吧。”

耄耋之年献余热

2015年,在外奔波多年的胡必德回到杨凌,过起了“胡必德式”的老年生活。他用自己跟老伴的所有积蓄投入到60亩的玉米地,每天早上七点打出租车到地里忙活,中午在工人家借宿吃饭,一直到晚上天黑再坐公交车回家。他曾经因为没有吃饭的地方,吃方便面长达半年多。这样的生活对86岁的高龄老人来说实属不易。他的儿女因为心疼而反对他这样做,但是他只要钻到地里,就如鱼得水,自在乐和。

“我心里的目标到现在来说算是有了初步成果,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我还想继续干下去,直到我干不动了再说”胡必德说。

责任编辑: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