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15:13:00
为进一步加强沼气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农村沼气使用成效和农民生活质量,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要求,7月13日至7月23日,陕西省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和岗位专家邱凌、李文祥、杨毅哲、周敏、陈丽丽分别带领陕西省沼气安全生产五个检查组赴西安市、铜川市、杨陵区等12个市(区),通过实地检查和会议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沼气安全生产检查,助力陕西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
广覆盖、细排查,安全检查不留死角
为了做好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检查,按照“县级自查-市级核查-省级检查”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式,实行广覆盖、细排查,确保安全检查不留死角。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县级自查沼气池41.67万口、沼气工程1395处,市级核查沼气池130口、沼气工程55处,省级检查组抽查沼气池60口、沼气工程29处。户用沼气池主要检查沼气灶具、管道、压力表等部件安装是否规范,沼气管线是否完好,发酵设施管线是否泄露,储液池是否具备防溺水设施,进出料口是否加盖,安全使用须知及用户操作使用情况等;沼气工程主要检查运行使用过程中是否有专业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漏气问题,沼气工程的围护设施、防火器械、警示标志等是否到位,关键设备是否建有定期安全检查保养制度等,检查过程中涉及安全生产多个方面,精细排查降低安全隐患。
通过农村沼气检查和核查,发现全省农村沼气安全生产总体运行良好。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县农村沼气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度、检查制度、问题整改制度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齐全,落实的基本到位,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二是大部分户用沼气安全标识基本齐全,沼气管线完好,布局合理,设备完整,操作规范,进出料口盖板牢固,发酵设施安全,农民安全意识普遍较强,知晓如何预防和处理安全隐患;三是大部分沼气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有保障,有防火警示标识、器悈等,生产管理人员受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深研判、找对策,科学谋划提高效益
通过全省农村沼气检查和核查,也发现安全生产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例如,部分业主对沼气安全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部分沼气工程闲置程度较高,利用率低;部分服务网点技术人员紧缺,无法保证沼气工程出现问题及时修复等问题。根据检查结果,陕西省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分析原因,谋划策略,对沼气安全生产与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帮助农村沼气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沼气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
主要工作措施:一是督促各地要高度重视,持续开展沼气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技术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落实属地安全责任;二是建议开展分类管理,对运行的沼气工程,要定期巡查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告知负责人,对不运行的沼气工程,全方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同时集各方力量进行功能转换,结合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优先选择粪污厌氧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将闲置沼气池进行升级改造再利用;三是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等,在乡镇一级建立基本的后续服务保障体系,对发现的病、旧池进行维护保养,对老化管线及时进行更换,强化项目后续服务跟进。对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因疫情控制等原因不方便直接检查指导的企业和用户,建议指定专门的安全员,负责内部的规范运行和安全管理。此外,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定期报告沼气设施运行情况,及时反馈问题信息,把沼气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重研究、汇才智,提高技术助力发展
近年来,在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邱凌教授和其他岗位专家的大力推动下,陕西省农村能源环保产业技术体系在农村沼气提质增效深度利用和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针对农村沼气存在的问题,省农村能源环保体系通过生物炭强化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提质增效潜力、解抑复稳特征、碳载体性态特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应用基础研究,探明了生物炭对富氮、易酸物料厌氧消化的功能特征及变化规律,揭示了生物炭强化富氮、易酸物料厌氧消化降解转化特性和微生物强化机理,研发成功电催化型炭载体厌氧反应器及提质增效工艺,使有机质滞留时间缩短了约2/3,产气量提高30%左右,甲烷含量提高25%~35%,八叠球菌比例高达74.9%,比对照组提高 17%;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浓度降低35%左右,为农村沼气提质增效创新了新的途径。
通过生物炭强化沼气发酵提质增效、沼渣-生物炭耦合绿色农业高值利用、沼液-木醋液耦合绿色农业高值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使示范区域的农业废弃物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用炭基沼渣微生物有机肥、醋基沼液微生物促进剂、木焦油基果树防腐剂等绿色农用产品,代替化肥、农药用于农业生产,推进了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产品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作者: 张婉 范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