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10:38:0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回顾陕西各地脱贫攻坚成果、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反映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8月19日,农业科技报社启动2021“走进乡村看小康”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围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和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等内容,通过笔触和镜头,全面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生产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挖掘杨凌科技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平台将开设《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刊发来自基层、一篇篇饱含喜悦和希望的“小康故事”。
今天推出——《 "南果北种"好产业匠心培育见成效》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媛媛
金秋季节,果实累累。8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的菲格庄园无花果基地,一座座大棚早已升起了卷帘,扑面而来的日光浴倾洒在果树上,使园内显得朝气蓬勃。
“我从小就有一颗农业梦想,杨凌的营商环境和农科优势赋予了我追梦的契机。”这是公司创始人方瑜的初心。单从外表看,身材挺拔,相貌英俊,留着个性胡须的方瑜,谈吐热情大方,丝毫不像一位农家人,却能在农业话题上娓娓道出众多的致富经。
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2018年初,方瑜和他的技术团队,进驻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园,承包了100余亩土地,尝试在大棚内试种无花果。设施农业下的温室环境,让果树第一年就有了不错的产量,也为他后来建立标准化产业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凌有着众多农业专家资源,为农产品提供了丰厚的技术支撑,不仅能让产业在这里扎根,更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杨凌不仅是陕西的杨凌,更是世界的杨凌,立足“一带一路”起点,站位“上合组织”农业示范基地,我们要重塑无花果这个行业,带动国际无花果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选择杨凌的初衷。”方瑜认为,农业不仅是下田种地,而应成为一种创业方式,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才能让发展有创新、可持续。
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智慧物联网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使得新生态农业模式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短板,实现高产高收益。“我也希望运用自己多年从事快消品行业的经验与感知,来打造更科学、健康、高效的无花果智慧生态模式。”这是方瑜的愿望。
不在花果山,一样吃圣果。近年来,为了"南果北种"尽快落地开花结果,杨陵菲格无花果产业种植基地引进优良无花果20余个品种,实现了丝路红玉、丝路黄金等多个品种的高速度、高产量、高品质种植。自主研发了包含连栋大棚、新型日光棚、棉被拱棚等设施种植体系,融合现代化智慧农业技术,制定了无花果标准化产销体系。
“园区可以采摘,运输到市场上,大概每斤20多元。无花果皮薄味美,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还注重研究开发新型特色产品,并将无花果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了产业集群。据介绍,下一步,该基地还将倾力打造全国唯一一个以无花果为主导产业的集观光、休闲、度假、示范、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