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进乡村看小康⑨|串在“产业链”上的“葡萄小镇”

2021-08-31 10:49:45   

前不久,村民史君慧的葡萄卖了个好价钱,史君慧心里乐开了花。史君慧告诉记者,每年临近葡萄采摘季,都会有很多客商来村里收购葡萄,今年,自家种植的沪太8号和87-1品种,半天时间就卖掉8000多斤,葡萄产业成致富好门道。

在新集村,和史君慧一样,大部分村民都依托葡萄产业纷纷迈上了致富路。新集葡萄之所以能冲破发展瓶颈,成为村民致富“香饽饽”。

村党支部书记张娟宁和第一书记陈增科为新集葡萄“代言”

这得益于当地总结出来的30余年葡萄种植经验,让“旧产业”焕发“新活力”。如今,当地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6857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破题葡萄产业 为农户增收解码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专家栽下的3亩试验田发端,如今已发展成有着2200多亩葡萄种植的产业,带动周边发展葡萄产业3万余亩,被赋予独具特色的“葡萄小镇”。

提起发展葡萄产业,新集村葡萄种植户有过丰收的喜悦,也颇受自然灾害后减产、绝收的辛酸。早些年每年临近葡萄收获季节,持续不断的“连阴雨”让原本的丰年变歉年,农户对种植葡萄渐渐失去信心。

新集村农户包装刚采摘的葡萄销往外地

为了彻底改变村子葡萄产业面临的困境,新集村瞄准葡萄产业遇到的品种旧、易受灾等各种难题,采取了多项举措来摆脱困境。新集村党委书记张娟宁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子通过挖掉老化的旧树,换上新品种;对部分葡萄园进行高接换头,更换新品种;同时,为露天葡萄园搭建避雨棚,减少天气对葡萄生产的影响等举措,使葡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杨陵区新集村的葡萄品质很好,我每年都来采购,今年8月15日左右就已经来了,今年打算采购50万斤……”8月24日,来自河南信阳的葡萄客商王满新一边指导员工包装葡萄,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王满新一样,看重杨凌新集葡萄的客商还有很多。

河南信阳的葡萄客商王满新指导员工包装葡萄

为着重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新集村实施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运作、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统一销售的“四统一”举措,从提高葡萄品质和种苗质量入手,在“名特优新”上狠下功夫。如今,巨峰、夏黑、户太8号等多个品种,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得到各地消费者的好评和称赞。

在杨陵区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新集村还积极筹建了5座冷库,依托冷库储藏租赁等形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了50万元。今年在新设施和新技术的支持下,集体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发挥优势资源 拓宽产业渠道

在着力发展好特色葡萄产业的同时,新集村开拓创新发展思路,不拘泥于单一产业,依托村子资源优势,让多个产业协同发展,销售葡萄苗、输出种植技术、发展林下养殖……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为新集村村民的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航路”。

每年葡萄采摘过后,充分利用农闲时节,新集村大力发展起林下养殖事业,走进新集葡萄种植基地,数千只公鸡成为这里的焦点,也成为村集体经济来源的一大靓点。

张娟宁介绍,近年来,新集村全力转变发展思路,积极发展林下养殖事业,如今林下养殖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扩大林下养殖规模至10亩,年养殖‘380新品种肉鸡’6000只,纯利润达超过10多万。

除了发展林下养殖事业,新集村还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村民收入来源得到进一步拓宽。“去年,村里还走出了30多名葡萄种植技术人才,他们将我们的管理技术进行输出,平均每人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张娟宁告诉记者,在杨凌农业科技的支撑下,依托村子葡萄产业优势资源,新集村还积极发展葡萄育苗产业,如今,新集葡萄育苗达到2000万株,育苗产业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一道支柱。

如今,新集村按照做优一产、发展二产,融合三产的发展思路,坚持“公司+合作社+协会+农业园区+电商平台”模式,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醉美葡萄小镇”,多措并举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特色之路。

2018年新集村成功申报“杨陵葡萄”地理商标,并持有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如今,新集村也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