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17:44:04
“原来只是吃火龙果,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火龙果的生长,今天终于看到了,感觉很新奇,我还拍了好多照片,”来自咸阳市秦都区的李凤娟给记者展示用手机拍的图片。9月7日,首批来自陕西咸阳秦都区的50名失地农民培训班走进农科城杨凌,进行实地观摩学习。
学员们参观陕西杨凌初心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产业基地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集体土地逐渐的转化为建设用地,造成了不少农村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李凤娟便是失地农民中的一员。
当天,50位失地农民“学员”相继参观考察了陕西杨凌初心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产业基地、杨凌菲格无花果产业园区以及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学习观摩标准化生产技术,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经验,领略现代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为他们失地后再创业,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
李凤娟说,通过今天的观摩学习,有一种冲动,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以后会学习一些电商运营方面的知识,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
由于大量的土地流转,就会有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观摩学习期间,杨凌众创田园创业导师左文革介绍,失地农民要转变思想,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比如,穿插农业创业项目的选择、专业合作社项目的包装与申请、民俗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等。
杨凌众创田园创业导师左文革(右一)热情地向各位学员介绍农业发展前景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生产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他们虽然现在手中没有了土地,处于向工商业转变的阶段,但想要快速有所作为,选择与农相关的产业去发展,会更加得心应手,更加稳妥。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农广校党支部书记、秦都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办公室主任李军利说,杨凌作为全国闻名的农科城,具有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无论是农产品现代化生产加工,还是精深加工与销售渠道,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从而提高失地农民就业技能或途径,所以我们将杨凌作为我们此次观摩教学的重点。
参观青皮她园火龙果示范基地
失地农民群体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如何统筹安排失地农民的出路也成为了各地政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所在。
李军利说,下一步,咸阳市秦都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秦都区农广校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同时还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多渠道的引导失地农民进行再就业。在失地农民的立场上,要及时的转变观念,从单一的种植转变为多方位就业的思想,积极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学习新知识,及时进行再就业。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冯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