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一村一品”显产业特色 小小香菇助力乡村振兴

2021-09-17 08:54:03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潭头镇纸房村因地制宜,瞄准食用菌的良好市场前景,收益快等优势,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产业,让香菇产业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菇菇”。

近日,走进潭头镇纸房村金桂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排列整齐的菌菇棒上,一朵朵面色花白的香菇菇质坚实、品相上乘。眼下正值出菇时节,棚内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香菇并有条不紊地装筐、烘干、打包、搬运、发货,忙碌而有序。

“在这香菇场干活我心里可高兴,因为孩子上学也出不了远门,来这干活一个月能拿到两千元工资,还能兼顾照顾着家和孩子 。”务工村民武延丽说。

纸房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期投资85万元,建香菇大棚19座,养菌大棚5座,烘干房1处。该村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发展香菇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袁红阳是金桂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香菇场从2020年4月份开始筹建,上菌料十万袋左右 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分红,平时工人有7、8个,忙时候工人达到30个左右,在这里务工的工人每年收益一万二至一万四之间。”

为了让这把为老百姓撑起的“致富伞”更加遮风挡雨,进一步提升香菇种植效益,该镇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合作社是生产基地,务工农户是生产者和受益者的合作产销模式。随着合作社生产和管理技术逐渐提高和产业发展新思路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其中,真切地体会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激情和内心充盈。

“咱这项目通过一年试验感觉非常成功,下一步将吸纳乡贤人才,收集乡贤人才的各项资金,扩大规模。”纸房村党支部书记马军成说,扩大规模将由现在的七千平方扩大到一万五千平方,由现在的十万袋扩大到二十万袋,这样不仅能壮大集体经济增加老百姓收入,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遗余力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模式,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本地资源优势得到更好发挥,还以其自身的经验和做法为各村提供指导和服务,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发展致富,这些做法让潭头镇的乡村振兴脚步迈得稳健而有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