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忆峥嵘岁月 传革命精神 ——记抗战老兵、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村民王发祥

2021-09-17 09:34:54   

微信图片_20210917093156

王发祥是一位抗战老兵,今年已98岁高龄。近日,记者来到五泉镇斜上村,听老人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1940年3月,16岁的王发祥参了军。“我就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让我们的同胞不再受到压迫!”因为身材魁梧,枪械使用熟练,在新兵集训的三个月里,王发祥就升为二等兵,成为连里最年轻的“轻机枪手”。谈及刚入伍就升为二等兵,老人显得非常自豪,说话间还跟记者比划着枪械训练中的一些姿势。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同年6月,集训结束,第一次奔赴前线的王发祥,被眼前看到的一幕幕所震撼,这一刻他深深感受到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和迫害有多残忍。“到达洛阳后,眼前尽是断壁残垣、烧焦的房屋,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逃难的百姓,路边还没来得及清理的牺牲战士的遗物……都让我既悲伤又愤恨,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日军糟蹋的满目疮痍。”也就是在这一刻,王发祥下定了决心,要和同志们一起拼死战斗,将这些敌人赶出我们的国土。

说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王发祥老人向记者感叹道:“我们那代人想法很纯粹,就是要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在王发祥的记忆里,最深刻的还是1943年9月中旬,在洛阳市长水镇龙渠寨的那场战斗。

“天刚一黑,战斗就打响了。我所在的连队奉命向日军发起进攻,但是日军凭借着坚固的碉堡和三条战壕,在重型火力的掩护下,负隅顽抗,战事打得很焦灼,久攻不下,身边的人倒下了,又有一批冲了上去,前仆后继,我手中的捷克式轻机枪,一刻也不曾停下,那一晚没有人害怕,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们打赢这场战争,城里的父老乡亲就能活下来’。”经过一夜的激战,王发祥所在的团伤亡惨重。“我们连193人最后只剩下17人,连长被敌人炸掉了一条左腿,而我也因弹片击伤头部被撤了下来……”说到这里,老人声音哽咽。

老人说这场战争,是他记忆中最惨烈的一场,也是他因伤退役前参加的最后一场战斗,所以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

王发祥的讲述虽然是零星的、片段的,但每一段都是可歌可泣的,展现了革命先辈浓厚的爱国情怀以及为理想信念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影响,他给晚辈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要心怀祖国,珍惜当下。

如今,王发祥老人的儿孙都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父亲常教导我们儿孙辈,要在和平时代,站好自己的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这是对他和他的战友们最大的慰藉。”王发祥的儿子王红红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