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7 10:07:00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回顾陕西各地脱贫攻坚成果、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反映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8月19日,农业科技报社启动2021“走进乡村看小康”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围绕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和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等内容,通过笔触和镜头,全面呈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生产生活发生的显著变化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挖掘杨凌科技助力各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聚杨凌》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进乡村看小康》专栏,刊发来自基层、一篇篇饱含喜悦和希望的“小康故事”。
今天推出——《打造现代农业里的“杨陵标杆”》
金秋农忙时节,正值瓜果飘香之际,在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初心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架下放眼望去,一串串大小均匀、色泽翠绿的葡萄挂满树间,偌大的园子飘散着浓郁的葡萄香味,看着即将丰收的阳光玫瑰葡萄,公司负责人李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园子只有阳光玫瑰一个品种,今年的阳光玫瑰品质非常好。”李旭一边忙着为葡萄去袋,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共种植了120亩阳光玫瑰,今年是种植的第四年,去年产量在20万斤左右,产值有400多万元。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40万斤,产值超过60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每串葡萄的颗数控制在50—60粒之间、每串重量控制在1.5—1.8斤左右……这是李旭的种植窍门。作为“土专家”,李旭种植葡萄有着自己的一套技术和方法。他说,园区是严格按照标准化管理进行的,这样种植出来的阳光玫瑰口感好、品质好,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每年还未采摘就有很多客商前来预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支撑。抓好这一“牛鼻子”,乡村振兴这盘棋才能走活。
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产业兴旺已然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杨陵区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标市场需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三产融合。如今,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在农科城大地上铺展开来。
八月末,走进位于陕西省杨陵区崔西沟的陕西君度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坐落山间的一排排连栋温室大棚映着漫山花草,显得格外壮美。记者看到,温室大棚里的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一股特有的葡萄香味溢满棚内,让人垂涎欲滴。
红提988、超红108、黑色甜菜、京玉……在君度葡萄庄园里,不同品种的葡萄在这里表现优异,从鲜食葡萄到葡萄酒,一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在这里已然织就。君度农业负责人胡伟晨介绍,2013年该葡萄基地建成以后,公司就走上了一条全产业链的发展道路,公司生产的葡萄酒也即将上市。从葡萄的种植、加工再到销售等,占地350亩的君度农业已然走上了特色发展道路。
在君度农业种植基地,包含了六个鲜食葡萄品种和两个酿酒葡萄品种,产业发展迈上了一条特色之路。如今,随着君度农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也带动了杨凌及周边农户种植葡萄4000多亩,为当地12名农户提供了工作,农忙时节,能为50多农户提供增收机会。
在杨陵区,除了葡萄产业发展成为全产业链以外,如今,还包括猕猴桃、火龙果、无花果等一大批特色农业产业发生着精彩的“蜕变”。依托示范区农业科技的支撑,从鲜食农产品到系列加工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趟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据了解,近年来,杨陵区围绕涉农主导产业,积极布局“产加销”一体化园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科农业体验园等园区;建设阳光玫瑰、慈母蟠桃、冬枣、樱桃、甜柿子等精品果蔬单品冠军园10个,有效推动了果蔬产业向规模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
同时,依托区内30家现代农庄,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携手中青旅推动研学旅行品牌化发展,打造了14个研学旅行示范点。
如今的杨陵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紧紧围绕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目标,按照“五大产业带”布局规划,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