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党建发展同频共振 脱贫振兴踏步迈进——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金寨县

2021-09-24 10:21:25    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葛婷

金寨县位于安徽西部,是鄂豫皖主力红军的主要诞生地和组建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重要发源地之一、第二大“将军县”,有10多万金寨儿女投身革命参加红军和地方革命武装组织,59位开国将军在此诞生。同时,金寨县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曾被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微信图片_20210924101826

燕子河镇杨树村新改建村部全貌。

近年来,金寨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强基固本,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双赢,为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先后荣获“全省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委”、“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连续4次被评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区”。

明责建制凝聚党建合力

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既是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有力保证。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金寨县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基层党建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有用、管用、实用的体制机制,以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保证基层党建工作。

以上率下健全责任机制。金寨县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县委常委会每月1次、县党建领导小组会每年4次、县农组领导小组会每年2次,研究谋划、安排部署全县党建重点工作。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建立领导干部乡镇、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每季度向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呈送党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定期通报工作完成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924101811

金寨革命英雄纪念碑。

“在全县实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结合党建工作督查和季度调研评估,按照2:4:3:1比例评选先进、后进村党支部,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金寨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改进完善督查考评机制过程中,金寨县注重强化日常跟踪问效和督查指导,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认真落实党建工作督查检查制度,对中央和省、市、县委巡视巡察、考核检查反馈党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覆盖督查,列出共性、个性问题清单,一一反馈督办、切实抓好整改。

稳步推进抓乡促村机制。金寨县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联系指导制度,实行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乡镇、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制度,及时帮助解决党建工作重难点问题。优化调整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推动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打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建强乡镇党建办,在乡镇“五大员”基础上,全面建立乡镇党建指导员工作站,实行一站管一片,发挥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的桥头堡作用。

强化学习突出政治功能

如果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作飞驰的列车,那么党的建设就是列车前进的强劲动力。目前金寨县共设有42个基层党委、35个党总支、868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7339名,县乡公务员1904名。近年来,金寨县立足实际,抓好党内集中教育、服务全县中心大局,以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金寨县坚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组织防汛救灾、助力脱贫攻坚。推深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行“1·N”突出问题整治,为全县4398名流动党员每人邮寄一份“流动书包”,采取寄学上门方式,确保流动党员参与主题教育“全覆盖”。依托金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金寨县精心打造花石大湾党性教育基地,建成以来接待党性教育10万余人次,其中,《红色金寨铸就红色精神》被中组部选为党性教育精品网络课程。

面对脱贫摘帽“终极大考”,金寨县健全“抓乡促村”“走村入户”工作机制,保持驻村扶贫工作队伍总体稳定,将全县51名县级领导干部、5044名机关干部全部包帮到村。面对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全县1400余名干部、1万余名基层党员奋战抗“疫”一线,组织相关部门抽调567名干部和医护人员驻厂驻校,在抗疫一线组建临时党支部40个、发展党员15名。面对防汛救灾“保卫战”,动员全县党组织组建党员服务队298支、突击队32支,走访慰问受灾群众2.1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8814人。

微信图片_20210924101831

张冲乡黄畈村能人介绍蔬果种植技术。

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金寨县连续11年在全县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星挂星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重点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提升计划。同时推行党支部纪实管理、“主题党日”纪实管理,开展“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行动,推动党建工作做细做实。

创新引领做好一抓双促

“当前,农村精英人才大量流失、农村实用型人才相对短缺,‘缺能人、缺带头人、缺年轻人’,这是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难题。”金寨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针对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难题,金寨县建立“能人治村”制度,全面推广实施“能人回归”,动员外出能人回村挂职、任职,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创办致富项目、带动群众脱贫,形成了“用一人、兴一业、活一村、富一方”的发展格局。

“大家富裕才是真的富,作为一名熊家河人,我有责任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在全军乡熊家河村的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张功国。2016年,作为金寨县“能人回归”第一人,张功国回乡后创新“农+旅”产业发展模式,其创办的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不仅吸纳周边200多人就业,累计为熊家河村集体经济增收78万元,还改变了当地群众的发展理念,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起科技农业。近五年来,仅全军乡一个乡镇,像张功国这样的返乡创业能人就有21人,他们的回归有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产业振兴增添了重要骨干力量。

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对基层治理“新考卷”,金寨县创新推行文明乡风“红黑榜”制度和振风超市建设,结合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创建,推进全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利息低、手续简单、放贷速度快……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想搞也搞不起来,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提起信用村建设的带来的便利,桃岭乡高湾村脱贫户吴永茂忍不住感慨。作为曾经的贫困户,2019年凭借2A级信用户身份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吴永茂贷款15万元成立家庭农场,开始养殖黑毛猪。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农场共有380头黑毛猪,一年毛收入达100多万元。

据统计,今年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以来,金寨县累计初步评定AAA级信用村86个,AAA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3个,信用户11余万户,发放信用贷款1.2亿元。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不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也有力助推了乡风文明、乡村治理。

微信图片_20210924101820

金寨县地面光伏电站——信义光能小南京光伏电站。

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

在推进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过程中,金寨县着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实行村党组织“头雁培育”工程,精心挑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党支部负责人参与村级事务,将其中表现优秀人员选拔到村书记岗位。推进村级班子年轻化建设,实行村后备干部跟班学习制度,建立全县村干部实训基地,面向优秀村后备干部公开比选村书记助理,目前全县村干部平均年龄43岁,实现了村干部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大改。此外,金寨县还开展公开比选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工作,分两批公开比选20名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到村任职。

“围绕提升干部‘七种能力’,我们把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开设乡村振兴、基层应急管理、人居环境整治、舆情应对等方面的专题课程,选派县直单位年轻干部、高学历人才到乡镇、园区等一线锻炼,从而全面提升干部队伍乡村治理能力。”金寨县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强化基层基础保障,金寨县还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强基工程”,将村级经费保障纳入民生工程,设立村干部工龄补贴、生活补助和廉政风险保证金。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村设立“创福公司”、建设光伏电站、推广油茶栽植,在全市第一个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实行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行动,推行集体经济项目库管理,推动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前全县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307万元、6年增长10余倍,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达18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金寨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建强组织、培育人才、培育新风等方面主力军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寨样板”。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