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2021-10-14 16:33:00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通讯员  刘德敏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杨凌示范区税务局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民发展学院举行。这是陕西首家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是“税收+农科”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它的成立也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税务局共同服务乡村振兴进入了新阶段。

“成立陕西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税收研究工作站,是杨凌示范区税务局把握区校合作大势,利用农科资源优势、服务助力保障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在举行的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揭牌仪式上,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一级巡视员张金山说。

同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吕卫东则表示,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区校融合发展增加了新抓手,也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平台。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校税联手 “赋能”乡村振兴大发展

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税务部门,如何通过税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税务局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为税收助推乡村振兴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近年来,示范区税务局在推进办税再减负、服务再升级上狠下功夫,持续加强与社保互学联建,针对问题即问即改,为“特殊人群”提供暖心服务,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办税缴费顺畅便捷。积极作乡村振兴路上的助推器,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着“税收力量”。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农业科技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为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提供着不竭的动力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至今,始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三农作为立校之本,一直以来,为乡村发展提供着科技支撑。

87年来,一大批西农人扎根杨凌,为服务“三农”事业,发挥着“西农精神”,在植物育种、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等领域,探索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进入农户、投入生产的“最后一公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当下,杨凌示范区税务局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意义重大。工作站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要举措,校税联手,必将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平稳过渡。

掣画未来 绘织乡村振兴“新蓝图”

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的成立,势必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力军”。如何才能发挥好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工作站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却成为铺展在校税双方面前的一张“考卷”。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杨凌示范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税收助力乡村振兴的路上,示范区税务局将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区的品牌优势,用好高校的科教优势,着眼乡村振兴税收领域的理论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积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创新双促进,为全省乡村振兴税收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吕卫东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开展示范性培训,让学员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政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涉农税收的特点,让税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同时,还将开展涉农税收政策研究,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科技人才资源和杨凌涉农税收工作经验,组织科技人员和广大工作者探索农业税收工作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国家农业税收建言献策。此外,也将利用学校的科教资源为税收研究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税收+农科,为乡村振兴装上“双引擎”

本次会上,双方还签订共建协议,本着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原则,将借助高校人才优势、科教优势,培养锻炼一批熟悉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税务干部,推进税务部门在涉农税收政策研究、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贡献税务力量。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