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22:26:00
开栏语:为使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好品种——瑞雪瑞阳瑞香红,在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农业科技报、陕西日报、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林卫视等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陕甘果园,开展中国苹果调研采访活动,用实际行动向时代作答。
在渭北旱原,在陇东大地,其所见所闻,真是令人百感交集,激动不已。那里有讲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欢乐,品不尽的甘甜,写不尽的华章……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将推出《中国苹果陕甘行》专栏,挖掘新闻亮点,深耕特色素材,以飨读者。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北纬37°,是因“果”而出名的黄金线。甘肃灵台,是这条“苹果黄金种植带”上最典型的果区之一。日前,“中国苹果陕甘行”记者一行来到这里走访调研发现,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好品种的“加持”下,灵台苹果早已摆脱过去的产销不旺,而是让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争相抢购、一果难求,并缔造了蜚声全国的“灵台现象”。
“这条路走对了!”
“在最好的地方种出最好吃的苹果!于是,我们通过谷歌地图搜索,发现了这么一块地方。这里三面环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完全具备生产优质高档苹果的生态气候条件。”10月13日,在灵台皇甫瑞雪瑞阳苹果新品种示范园,见到“中国苹果陕甘行”记者一行,灵台皇甫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卫元庆,便饶有兴趣讨论起了他们为何选址这块“风水宝地”。
▲卫元庆
据卫元庆介绍,瑞雪果型端庄,果色黄绿,光洁耀眼,口感丰富,有独特的清香,香甜细脆,是果中难得的“稀世珍品、苹果之皇”。瑞阳果面光洁,果色是中国红,易形成冰糖心,味浓郁多汁。“让人知道灵台有个皇甫苹果,让人知道皇甫苹果好吃,让人吃出特别的苹果味道。”这是他的追求和初衷。
“当我听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培育出瑞雪、瑞阳苹果新品种消息后,知道中国人有了中国自己的苹果,一下子来了兴趣,我来种,让中国人吃到中国自己的苹果!可以说,我是这里第一家种植瑞雪瑞阳苹果新品种的,今年瑞雪瑞阳八块钱一斤还不够卖,有几家经销商找到我要包园,我告诉他们等这种苹果产量上去了再给他们分销。现在看来,这条路走对了!”卫元庆自豪地告诉记者:“只要果子好,那就不愁卖!”
一颗“致富果”如何诞生?
深秋时节,“陇东旱码头”果香四溢。漫步蒙蒙细雨中,灵台县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斌,望着灵台县独店镇林王村果园内个头硕大的苹果喜不自禁:“瑞雪这种苹果,口感比一般的富士要好得多,自推向市场以来以独有的芳香果味及高桩果型,甜而不腻的口感,深受消费者的认可,是这里老百姓的致富果。当地农民一年四季都在这儿,您们看这些天200多人在我这里采收苹果,流转土地的农户在这里从业务果,每年亩收入在一万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用,每年亩收入超过了两万元。”
“钰圣苹果基地,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瑞雪瑞阳苹果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始建于2017年,种植瑞雪瑞阳500多亩,2019年开始挂果,第三年产量为40万斤左右,销售收入为260万元左右;第四年产果为120万斤左右,销售收入为850万元左右;今年为第五年,预估产果280万斤,根据目前瑞雪瑞阳的市场价格,销售额可达1500万元以上。”陈树斌告诉记者,建园几年来,严格按照赵政阳教授团队的矮化密植技术规范标准实施,基地全部选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历经20年自主研发的苹果新品种——瑞雪、瑞阳。
▲陈树斌(右)接受“中国苹果陕甘行”记者一行采访
据陈树斌透露,目前钰圣已和国内几家大的水果销售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地的销价由2019年的6元一市斤提升到目前的8元一市斤,目前的市场前景非常好。钰圣成立5年来,积极参与灵台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政府有效帮扶和企业带贫相结合,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当地两镇11村400多户村民,实现户均年收益1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农户及合作社发展苹果产业5000余亩,为灵台苹果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有效示范。
卫元庆和陈树斌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是这里的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瑞雪、瑞阳等国产苹果,在灵台苹果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之果”、老百姓的“致富之果”。
“管中窥豹”一番,中国苹果产业的“将来时态”依稀可见。灵台苹果这颗“致富果”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