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14:27:49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申小燕 闫瑜涛
作为太康县涌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太康县乾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当家”,陈正彬和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西瓜、辣椒、洋葱、谷子等种子,打了三十多年交道。虽以庄稼为邻,与土地作伴,但无碍他干出上千万元的年营业额,成为农资行业纵横捭阖的领袖精英。
缘起农高会,坐拥“最已阵”
“这几年来,我每年都会提前排好日程,来中国杨凌农高会上‘求取真经’。在农高会上,可以捕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秦红宝洋葱、玉米种子、武农981小麦种子等一大批‘金种子’,都是我在农高会上‘淘’到的。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越来越向着‘最已阵’(最强之人已在阵中)看齐咯!”面对记者,陈正彬依然难掩心中兴奋。
每年农高会召开之际,公司还会组织一帮人坐大巴车到杨凌参观考察。“我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邀请杨凌专家到我们那边为村民免费讲课。”陈正彬透露,在今年农高会期间,在七省农资精英研讨会上,同行业对标找差距,面对面交流促提升,有助于进行相互借鉴,凝聚行业智慧,推动共同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周口,周口小麦看太康。”河南生产的小麦,平均每6粒多就有1粒出自周口。周口下辖的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有190多万亩耕地面积,它不仅养活了太康县160多万人口,还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中原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巧借“天时地利人和”之势,陈正彬每年销售五百多万斤种子,营业额超过了一千多万元。
旁边的杨凌奔宇作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监周宏恩,马上接过了话茬:“他家的种子品种全、质量好,卖的大都是回头客。
“不做暴利商人,只求微利生存”
以“打破行业暴利坚冰”为己任的陈正彬,总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
农民所出售的农产品,仅仅是原始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的延伸链没有,农民种田的效益不高,实惠不大。同行业的高利润、高附加值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陈正彬表示,“农业需要有文化、有情怀的人,作为职业性的农资经营者,经过长期思考,我们提出‘打破暴利,农民收益’的‘农资宣言’,打破了传统经营模式。”
怀着一颗赤诚之心,陈正彬发现了解决农资高价问题的关键,在于少投入、高产出,减少渠道和中间环节。“作为高级农艺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知识来引导农业生产。于是,我提出了‘一减一增一服务’的对策,分别指投入减少、提高产量、技术服务。为了回馈农民,在公司购买种子,一袋也是批发价。”他认为,“不做暴利商人,只求微利生存。只有恪守商道之本,企业才会行稳致远。”
让农资服务接“地气”,为乡村振兴聚“人气”
太康县涌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在的地址,就在原来的河南油田太康县清集三分场院内。“当时是一处很偏僻的地方,我们开起了第一个公司。”据陈正彬介绍,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他还成立了第二个公司——太康县乾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地址在太康县常营镇原化工部干校院内,让农资服务接“地气”,为乡村振兴聚“人气”。
“农忙季节,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陈正彬的公司里川流不息,百里之外的人都来公司买种子,买农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周宏恩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在太康县清集镇衣西村西头一个小卖部西,有一个土堆,车平时很难过去,若硬开过去少不了会碰底盘,随着公司生意的火爆,来公司买种子农资产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车把泥土全带走了,土堆也自然消失了。
据周宏恩介绍,每年的春秋两季的农闲季节,公司都会请上“天下第一团道情剧团”和豫剧大戏唱上几天的大戏。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陈正彬在大戏台上为群众讲技术,免费发送宣传资料,宣传新技术、新产品,还请了农业专家来讲课。“不少百里之外的农民,也赶过来看热闹。对远道而来走不了的村民,公司提供免费午餐、免费充电、免费充气,还免费发放礼品……”
“献爱心,暖百姓的心,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每年我们都会为‘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残疾人、孤寡老人献爱心,一般会发放数十万元的种子和礼品。”陈正彬告诉记者,毕竟经营农资三十余年,这一行业在他心里,早已打下深刻烙印。为了让农民买到“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他在选择产品时,千挑万选,认真把关,他们主推小麦品种郑麦136、豫农908、百农系列等,主推玉米品种中农大688、良玉99、金粒188等,都深受农民的喜爱。在免费发放的水杯、洗脸盆、塑料桶、手提袋、车棚布等的醒目位置,印上他们的宣传口号。为了便于传播,陈正彬把宣传口号定为“购种要细心,认准陈正彬”,这个广告语,目前已经深入人心。
▲去年春季,公司献爱心。图为陈正彬(左)为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太康县清集镇“中国好人”许志刚,免费送了20亩地的玉米种子。
“此时,也是我最欣慰的时候。我们改变不了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但我们能做到不让农民朋友花冤枉钱和上当受骗。今后,还要继续搞好服务,做给农民看、带着农干、帮着农民赚,让更多的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据陈正彬介绍,公司先后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农业大学、周口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经营范围遍布全县23个乡镇及周边县市,并以蓬勃的发展势头不断‘开疆辟土’。”陈正彬告诉记者,“我们坚信,只要情系农户,关爱‘三农’,真心服务,坚定做农业产业化的推动者、农业科学技术的服务者,未来的公司,必是诚信求实的公司、稳扎稳打的公司、奋起勃发的公司。今后,我们还要全面建设崭新的种子公司,打造与时俱进的种子品牌,让公司的每一粒种子,在中原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