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四年实现产值翻倍 屏山“茵红李”如何做到?

2021-11-04 09:30:37   

吕秀兰(中)带领团队在屏山县开展培训。

县东有宝屏山,山如屏障,屏山县因山而得名。深秋时节,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一片片李园正在沉睡,等待来年的苏醒。在屏山,这样的李子园有12万亩,分布在县内的山林间。李子,尤其是一种叫“茵红李”的品种,与当地人“感情深厚”——2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一个小产业发展成四川最大的“茵红李”种植基地,年产量12万吨,年产值8.16亿元,成为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农业支柱产业……

然而,“盛名”之下,屏山“茵红李”也经历过低产、低质、低效,就在2018年,12万亩李子产量超过10万吨,产值仅3.5亿元。

短短几年间,产值如何从3.5亿元增长至超过8亿元?屏山县“茵红李”用“科技”回答了这个问题。

好品种  为何遭遇严重滞销

罗家帮已经在屏山县农业系统工作了近40年,一路见证“茵红李”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正在经历各种水果产业大发展时期。全国提出发展长江水果带,屏山县位于长江的上游金沙江流域,也开始发展柑橘、荔枝、龙眼等水果。”罗家帮回忆,2000年左右,当地农民自发开始种植一种从云南贵州引进的品种“茵红李”。“从外观看,这种李子一半红一半青,在云南产地又叫‘半边红’,属于脆李品种,糖酸比高、耐储存。”在罗家帮看来,这些特点让“茵红李”在当地有了发展的优势。到2010年,在全县种植户的自发推动下,“茵红李”就已经发展到了6万亩左右。

“2015年前后,政府开始引导这个产业,出台了苗木补助等政策,屏山‘茵红李’才走进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罗家帮告诉记者。

但此时介入的农业部门发现,经过多年的种植户自发发展,“茵红李”产业的技术问题十分突出。“施肥方式不当,土壤酸化、病虫害严重等问题都在陆续表现出来。”罗家帮告诉记者,农业部门希望从技术上进行一系列改良,但遭遇了种植户的拒绝,“极端的例子是,一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在一个脱贫村开展技术培训,除了当地村干部,只来了一名种植户。”

2018年,问题最终在市场销售上显现出来。当年“茵红李”在上一年的产量基础上大幅上升,首次达到了10万吨,但是由于果子品质差,只有10%的优质果、30%的普通果,剩余60%品质不达标,屏山“茵红李”遭遇严重滞销。

突破瓶颈  产值成倍增长

见证了2018年的滞销,当地农业部门意识到,屏山“茵红李”产业的技术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

2018年,四川农业大学李研究团队应邀,开始介入到“茵红李”产业的技术改良工作中。

当年,团队对全县“茵红李”产业进行了摸底,走遍了全县的主产镇。“低产、低质、低效是制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是由于果园积水严重、几乎不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施用过量、不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病害发生率高、整形修剪不科学、早采等,造成高品质安全果率低,从而果品滞销、价格低、效益差,农民怨声载道。”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告诉记者。

当年,团队建立了校地合作长效机制,课题组重点针对屏山李土壤健康管理、袋果病、流胶病、高光效整形修剪、增糖提质等技术难点,实施茵红李“六统一分”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大乘镇、锦屏镇、书楼镇、富荣镇、新安镇、屏山镇等地建标准化示范片1万亩。

2019年,核心示范区的效益立马体现出来,平均产量每亩2100公斤,较2018年平均每亩增产350公斤,亩均产值2.1万元,增收3500元。

今年,核心示范区产量达到每亩2200公斤,亩产值达3.5万元,亩增收1.2万元。

同时,这套管理模式累计辐射推广10万亩以上,累计增收 3.0 亿元以上,优果率65%-70%,产地销售批发价为5.4元-16元/公斤。2021年产值 1.0 万-2.2 万元/亩,带动6万农民脱贫增收。

2021年,团队和屏山县合作共建了屏山李专家大院。“通过这几年在屏山县的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基层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我们团队也计划针对目前屏山李产业发展面临的品种单一、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实用技术研发,发挥好县里为我们建立的专家工作站功能,邀请李产业高端人才、团队专家定期帮扶。同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科技培训等方式,为李产业振兴提供示范样板和群众基础。”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梁东教授表示。(阚莹莹)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