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绵绵岁月 土豆情深

2021-11-09 10:47:42   

十月的北方,秋高气爽。此时正是东北农村收获大田作物的时节。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也都忙着储存土豆萝卜、白菜大葱等各种秋菜,土豆是首选。

可是自从搬进城里后,楼房室温不适宜大量储存土豆。因此,每年秋后我们都买几袋土豆,特意送到乡下哥哥家室外的地窖里贮存起来。这样还可以借取土豆之机,多回几次农村老家。老家对于我们这些居住在城里的乡下人来说,有着骨子里永远也抹不掉的念想。那里有养育我的父母和土地,更有我儿时的梦想和一生的守望。

我的老家地处松花江畔平原地带。这里的农田中有很多沙土地块,也就是庄稼人所说的”沙粒旺”。根据老农民多年的种地经验,这种土质最适合种植土豆。春天土豆适时播种到地里后,如果遇上几场及时雨,土豆苗长势旺盛,土豆花朵开得浓密,土豆坐果率也高,起土豆时,不仅沾泥带土少,而且外观品相好,收获也自然省时省力。

说起种土豆,儿时那些斑驳的记忆在脑海中又一次清晰起来。

家乡的土质不适合种小麦,因此每年春耕播种的第一项农活便是种土豆。家家户户提前半月把土豆从地窖里掏出来,晾在室内有光照的地方。待土豆在恒温下慢慢生出芽来,从中挑选芽率好,鸡蛋大小的土豆割成土豆籽儿,也叫土豆栽子。然后装上袋子,生产队派人统一用马车拉到各家的自留地里,挨家挨户给种土豆。男劳力在前面用铁锨往地垄沟里滤上农家粪,女劳力在后面挎着筐,按照成年人脚前脚后一脚远的距离点上土豆籽,后面的人用犁杖豁开垄台,覆上相应的新土层后,再用磙子压平实垄台就完工了,这是我记忆中最原始的种土豆场景。

土豆种上了,经过三番铲蹚和精心莳弄,就盼着开花结果了。其实从小薯到大薯,就在土豆花盛开之时,下面的根茎部分就已悄悄地结出了果实,花落以后新土豆就能吃了。那时候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时常都是哥哥或姐姐领着我去自留地里抠土豆。家里抹墙用的泥抹子可是抠土豆的绝好工具,进到地里,看到垄台上有裂缝的地方,哥哥便拿泥抹子轻轻一刮一剜,土豆就露出来了,我用手拂去上面的土,一个个装进筐里,乐颠颠地挎回家。等到夕阳西下,姐姐放学回来捞一盆小米干饭,用米汤炖上土豆、倭瓜和豆角,等着父母回来,全家人一起吃晚饭。

土豆是蔬菜王国里的全能菜肴,过去人们在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既当饭又当菜。土豆还以它特有的本质与各种蔬菜为伍,芹菜炒土豆丝、青椒炒土豆片、鸡肉炖土豆块、土豆炖茄子,都是来人待客的好菜。从古至今,土豆以它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奉献精神,丰富着天下食客不同的口味和生活。

等到地里的土豆秧一泛黄,就该起土豆了。农民赶着马犁杖豁开垄台,白花花的土豆都见了天日,全家男女老少齐动手,捡的捡,装的装,刨的刨,把整个土豆地挨个垄用三齿子溜个遍,直到不落下一个大土豆才罢手。

将土豆运回家后层层分类,大土豆单选出来,准备下到窑里储藏。小土豆挑出来留着换粉条,鸡蛋黄以下拿不上手的小土豆烀熟了喂猪。一天的忙碌难掩收获的喜悦,起土豆的当晚,必须挑一盆麻土豆用大锅烀上。麻土豆烀熟了开花裂瓣,咬一口起沙又香又面。再配上母亲亲手腌制的蒜茄子,各种各样的小咸菜,好一顿绿色环保、其乐融融的晚餐。

地里的农活不忙时,那些拿不上手的小土豆不好削皮,母亲便用水洗干净后,用刀剁成土豆渣子,再放在水里投一遍,土豆皮就掉了,炖熟之后一掀锅,香喷喷的贼撩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在乡镇上中学时,母亲每天早早起来,时常是捞小米饭炖土豆酱,让我们每人用饭盒装上带到学校里午休吃。因为土豆含淀粉,热气散后和米饭凝固在一起,有饭又有菜,还不往书包里洒菜汤。现在想起来才知道,本以为粗心的母亲,那时候却为子女想的那么周到。

记得那一年,母亲给七零后的小妹断奶时,家里没有什么零食和辅食补贴,冬天后半夜怕孩子饿,就在有余火的火盆里埋上几个小土豆,用砖头压实。等半夜里孩子睡醒后土豆就熟了,妈妈给她喂饱了土豆,她就能安安稳稳睡到天亮。冬天晚上夜长,小孩子在室外玩耍之后消化快,一到夜晚就好饿。母亲除了炒爆米花,就是在火盆里烧土豆。我们几个孩子时常围着火盆坐一圈,耐心等待着火盆里“噗嗤”冒出一股香气儿,土豆就熟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用火铲子扒拉出来,尽情地分享美食。

土豆不仅能解决一时的温饱,它的花与果,还曾经装点过我们的童年生活。

小时候夏天跟闺蜜玩过家家,上山采野花时路过一片土豆地,看到有的土豆秧上没有花,结几嘟噜绿色椭圆形小果,听大人说这叫“土豆梨儿”。便顺手揪几个充当水果做摆设,还冒昧地掐几朵土豆花,回来插在罐头瓶子里当装饰品。又拿几个熟土豆装在盘里当干粮,几件道具以假当真,玩得趣味盎然。不仅饱含着我们当时的小小心愿,更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梦想与希望。

土豆质地柔软,口感细腻,开胃健脾,舒心养颜,老少皆宜,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的口味。可以说家乡父老、祖祖辈辈,几乎所有人都享受过土豆赋予的食材和温饱。小小的土豆看似其貌不扬,却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无数个寒暑与春秋。而今,儿时所有的梦想都已成真,但我仍念念不忘土豆给予我们的恩惠。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