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14:47:22
周至是陕西乃至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大县和核心产区,经过40年发展,猕猴桃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几年来,在科技的助推下,周至猕猴桃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距离, 产销两旺,果农增收。
种质资源圊
汇集种质资源 新优品种迭出
“全世界共有54个猕猴桃品种,中国就有52个,我们这里建成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保存了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和新种质100余份。”在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猕猴桃博物馆里,该公司董事长李永武告诉大家,经过10多年努力,他们已经成功选育出了5个猕猴桃新优品种。
“瑞玉、璞玉、碧玉、甜玉通过陕西省果树新品种审定,瑞玉、璞玉、金玉2号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李永武说,瑞玉新品种,树势强健、早果丰产、耐储运、货架期长,含糖量超过20%,香甜可口,久置不腐,是全球公认的颠覆性品种,近三年在全国授权生产面积超过1万亩,预计未来五年授权面积5万亩,有望引领我国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
李永武介绍,他们已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建成4个试示范基地,在周至、武功、西乡建成3个区域试验站,探索通过技术培训指导加新型农资销售方式,全面示范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新架型模式和新农资机具,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的佰瑞科技服务模式,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需求无缝衔接。
即食猕猴桃成新宠 公司引导种出好果
“我们与西农大、华中农大、陕师大、天津气调研究中心共同开发出国内首家动态大帐气调保鲜库,研发出一种采后猕猴桃果实的变温催熟方法的专利技术,打破了国产猕猴桃需要消费者自己催熟,硬着吃不成,软了吃不完坏掉痛点,让消费者吃猕猴桃的体验更好。”周至县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力介绍说。
姚力合作社即时猕猴桃
记者在周至走访中了解到,通过催熟技术生产即食猕猴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多家当地猕猴桃企业也将销售即食猕猴桃作为最主要的卖点,纷纷引进了猕猴桃催熟技术和装置。据介绍这种催熟技术和装置利用猕猴桃呼吸变型的特性,通过物理原理,促使猕猴桃淀粉转化为糖,保持果胶等可溶性固物性状,最大限度保证猕猴桃质量安全,实现即食目标。
陕西杨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选龙告诉记者,即食猕猴桃销售价格比普通猕猴桃增加30%左右,但要求果子本身要好,今年在华东和华南市场的订单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公司通过给果农统一配送农资,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引导他们配方施肥和科学管护,确保入库的猕猴桃达到生产即食的标准。
“异美园”分选包装车间
一二三产融合 猕猴桃精深加工张力凸显
周一村是周至知名的猕猴桃专业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猕猴桃种植面积4300亩,建成猕猴桃冷藏库60座,贮藏能力5000吨。
“2020年,我们全村猕猴桃总产量9000多吨,鲜果销售收入5000万元,全村人均猕猴桃收入15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95%以上。”周一村党支部书记齐平表示,下一步村里将重点发展猕猴桃精深加工,依托独特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猕猴桃的附加值,持续增加村民收入。
“聚仙”生产猕猴桃果干
走进西安聚仙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包装猕猴桃果干。该公司将小一点的猕猴桃和残次果收购后,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了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干、速冻猕猴桃等产品,产品已出口美国、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即解决了浪费问题,也延伸了产业链条。
“我们在做好猕猴桃果干基础上,投资12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的速冻生产线一条,购买了比利时进口切丁、切片设备,可生产加工猕猴桃、黄桃、李子、杏、草莓等速冻球、片、半、丁和猕猴桃速冻果酱,也可加工各类速冻蔬菜。”西安聚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旗透露,他们公司已经和美国星巴克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为星巴克公司生产猕猴桃速冻果丁,今年预计订单量将达到500吨。
“周至现有猕猴桃深加工企业20余家,加工产品有果汁、果干、果酒、果酱等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但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周至县特色产业中心副主任张建国表示,“十四五”期间,周至将加强猕猴桃深加工等基础研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知名深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猕猴桃精深加工业,开发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升周至猕猴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