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四川造”小麦播种机为何这么火?

2021-11-11 15:24:12   

播种机观摩现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文/图

“研发机具得到越来越多农户认可,节本增产增效显著,目前机器已售罄了。”10月30日晚,该机器的研发者之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汤永禄研究员在微信朋友圈说道。

汤永禄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稻茬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

研制20余载

攻克小麦播种难题

回顾播种机的研制过程,汤永禄介绍,其团队长期着力于稻茬小麦播种技术研究。从1980年的免耕技术研究,到1990年的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再到本世纪初开始的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研究,不同历史阶段解决了不同的技术难题。

其中,免耕带旋播种技术研究分为2个阶段。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机具小巧轻便,工作效率较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呈现出手扶拖拉机越来越少,动力与播种器一体化设计限制了动力的多元化使用等劣势。另一方面,收割机也从小型半喂入式发展到体型较大的全喂入式,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手在追求作业速度的时候,不太愿意进行既慢又耗油的切碎作业,高茬收割盛行。

“第一阶段为 2004年至2012年,我们以手扶拖拉机为动力,进行整体设计。”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李朝苏告诉记者,这一阶段要求水稻收割时进行秸秆切碎抛撒处理,播种时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等工序。

第二阶段为2013年至2019年。“我们从机具设计、农艺优化、动力类型的角度,研究形成了灭茬带旋播种技术。”李朝苏说,这彻底解决了稻茬小麦播种难题——从“播不下、出不齐、长不好”转变到“播得下、出得齐、长得好”。

“四川造”升级版免耕播种机的规模化应用始于2017年。汤永禄介绍,当年临近小麦播种的时候,广汉市金鱼镇的种粮大户吴春正为水稻收获很晚、秸秆量大,不知道如何播种而发愁。咨询汤永禄之后,他购买一台灭茬机和 2BMF—12型免耕带旋播种机,仅8天即完成600亩播种。

“当时使用这台机具,病虫害、草害防控大幅减少至3次,不完善粒0.45%,与以往相比,小麦不仅播得下,还播得好。”吴春告诉记者,最终平均亩产达480公斤,亩产值达1209.6元,每亩净利润有359.6元。

走出蜀乡

“四川造”小麦免耕播种机广受好评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今年购进了17台播种机,用于推动当地小麦抗湿播种。”汤永禄介绍,近几年,升级完善后的新一代机具,不仅仅是在川内运用广泛,更是走出了蜀乡,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多个小麦主产省的稻茬麦区表现良好。

“江苏70%~80%都是稻茬小麦,当地非常需要适宜稻茬小麦生产的播种机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龙俊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江苏秋播时节雨量大,加上秸秆还田不到位,当地的免耕条播机在播种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秸秆缠绕旋切刀等问题,影响播种进程和效率。

同样的困扰,还发生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湖北省国营清河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曾祥志向记者介绍,当地稻茬小麦最佳播期普遍与雨季重叠,滚筒式播种机作业受限。

与江苏、湖北小麦播期天气情况类似,我省稻茬小麦播种期间,由于秋雨连绵,土壤湿黏。我省小麦生产通过“稻茬小麦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及配套研发机具的配合,有效破解这一难题。

“三四年前我们通过专家间的交流,了解到四川有这样的机子,决定引进,试试可否解决土壤湿黏和秸秆还田综合导致的排种管易堵塞、秸秆缠绕等问题。”王龙俊说。

曾祥志向记者介绍,这台机具在机械性上可一机多用,在小麦播种基础上,通过摸索,发现水稻直播也能使用。此外,还具有种、肥调节精度高、机械仓容装种、装肥量大、播种质量高等优点,“在抗湿播种方面效果尤为突出,日平均播种面积达到50~65亩。”

“除了提高了产量,机具还省工节本。”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黄淮南部栽培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王永华研究员说,原来的常规播种,播种机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而“四川造”小麦免耕播种机可一体化完成除草、旋耕、播种,省工高效。

“‘四川造’小麦免耕播种机受到各个小麦主产区的认可和欢迎,在于省外所用机器购买的往往是旱地机器,不适宜水旱轮作的稻茬麦,而四川的专家则专门针对稻茬麦的难点问题研发出了适应性强的小麦免耕播种机。”汤永禄分析道。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