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一把“草”,“编”出一个亿元村

2021-11-17 09:10:47   

近日,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入围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湾头的特色产业是草柳编,那么湾头村的村民平时都编些什么产品,又有什么诀窍,走上了富裕的道路?11月3日,记者前往村中寻找答案。

盛产蒲草  草编历史悠久

站在湾头村的路边,可以看到很多村民围坐在一起编织草编板凳、蒲团等。他们的两手熟练地翻飞着,一个个编织品从灵巧的双手下诞生。

“我们村紧邻鲁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麻大湖,芦苇、蒲草等植物茂盛。”正在编织的48岁村民陈引说,“明清时侯就有编织草柳编的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据悉,博兴县草柳编在民国时期就已形成产业,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草柳编产业从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和陈引一起的,有七八个妇女,有的在编织板凳,有的在编织蒲团。据介绍,村里的经销商会收购她们的成品,销往国内各个地区,有的还会出口日韩和欧洲。“像蒲团这种简单的编织品大约15元一个,一天编六七个吧,能挣近一百元。”陈引笑道。

70岁的村民陈子凤也不甘落后,虽然手速稍有些慢,但编织技艺精巧,“编了快60年了,舍不得扔,在家也闲不住。攒够几十个卖了,能挣好几百,就不用给孩子们要钱了。”

陈子凤介绍,湾头村人口4800多人,有超过六成的人会编织草柳编,乡村编织手艺人代代传承。

走进山东亿元村|一把“草”,“编”出一个亿元村

陈子凤编织草柳编。

消费带动创新  效益成倍增长

随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日渐凸显,且日常的草柳编制品比较简单、偏重于实用性,消费人群也就偏中端,如何进行创新提升一下观赏价值也是个大问题。

消费促进生产发展。渐渐地,湾头村一些有想法的村民开始自发设计创意性编织产品。王贵芝就是其中之一。

被评为“博兴县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的王贵芝,从开始接触草柳编开始,就喜欢设计新的造型。在王贵芝的工作室里,陈列着花篮、玩偶、宠物窝等造型新颖别致的草柳编作品。

王贵芝开心地介绍,在湾头村的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里,还有自己专门的展架,“我非常喜欢用古老的手艺融合现代的元素创作作品,每年都会设计出几百种。草柳编简朴、规矩而又富有禅意的特质,很适合往茶道、自然美学方向发展。”

经过改良创新的编织品不仅市场大,而且比传统草柳编织品的价格高,利润更大。闲聊之际,有位辽宁开民宿的老板打电话来,订购了一百个摆件。“批发价一个100多块钱,是普通的编织品的三到四倍。”王贵芝说。如今,她的工作室越来越红火,年营业额突破了200万。

每次发现销量高、效益好的编织方法,王贵芝都会免费分享给村里的编工们。“创新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我想带领大家伙一起赚钱。”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这一点,创新在湾头村蔚然成风,创新的良好经济效益更是可观。

走进山东亿元村|一把“草”,“编”出一个亿元村

王贵芝的工作室里,陈列着充满创意的草柳编产品。

产业触“网”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2000年左右,村里就有思想前卫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电商销售手工品,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湾头村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批“淘宝村”。

“我们在淘宝、天猫、拼多多共有三家店,每天能卖出五六十单,平均下来一天的营业额在2万左右。”博兴县雨文工艺品有限公司吕雯雯告诉记者,自己原本经营着一家草柳编批发实体店,丈夫在外工作,去年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务工。“在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园的培训基地培训过后,我们着手经营做电商,单就草柳编来说,我们的销量在淘宝是全国第一。”吕雯雯说,每天他们店里都有将近200件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为了鼓励村民将传统产业和电子商务嫁接,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园内建立了培训基地。创意园经理刘峰介绍,“通过统一培训的形式,手把手地带领有意向的村民学习电商运营,让草柳编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与此相关的纸箱厂、胶带厂等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草柳编及相关产业成为了湾头村的经济支柱。

伴随着多家快递企业的进村入户,湾头村逐步形成了包含加工、物流、运营、摄影、培训等业务于一体的草柳编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当地草柳编产品网上销量逐年暴增。如今,村内有1822户人家,但却有900多家网店,年销售额100万以上的网店有100余家,200万元以上的有50余家,500万以上的有5家。

正如上世纪80年代,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在博兴县艺术美术厂所留下的“一把草值千金在智”那样,世世代代的湾头人凭借着勤劳和智慧,用一把“草”编出了一个“亿元村”。

走进山东亿元村|一把“草”,“编”出一个亿元村

吕雯雯正在整理手抄下来的草柳编网店订单,安排发货。(周桐   卞建立 李乐 李淑芳)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