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党群同心,共筑美丽家园——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无为市石涧镇党委

2021-11-22 10:05:50   

远处是绿水青山,近处有炊烟人家,潺潺溪水静静流淌,夕阳西下,漫步在石涧镇打鼓村干净整洁的乡村小路上,记者被周围这美丽的乡村图景深深吸引。谁能想到曾经的打鼓村是个脏乱差的落后村,如今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出美丽乡村新面貌。

石涧镇位于无为市北部,辖区总面积156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社区),人口7.9万人,设立基层党组织120个,党员2720名,先后荣获全国千强镇、全国重点镇、安徽省经济发达镇、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生态镇、安徽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11122100424

石涧镇打鼓村夜景。

创新工作机制,建强干部队伍

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更好地把党建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石涧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建工作站、党支部联系点、“双考双评”等制度,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发展、融入民生、融入群众。在集体决策中做到讲公心、讲程序,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集体决策的科学性,并大力推行清单工作法,做到每项工作有节点、有时间、有环节,能够对照工作清单抓督办、抓落实,并通过件件抓落实,事事抓督办,推进事业全面发展。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镇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在石涧镇的为民服务大厅里,这里还专门设立了党建展示馆,全面展示了石涧镇的红色印记以及发展成果。通过利用这样一个重要平台,更好帮助和指导各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谋划党组织工作目标和措施,做到将党建和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专注民生保障,描绘绿色乡村

“这里以前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灰窑,不仅高能耗而且高污染,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现如今通过我们的规划和治理,仅仅两年就让咱打鼓村褪下‘灰色旧衣’,披上‘五彩新装’!”石涧镇打鼓村党总支书记姜志平自豪地向记者说道。通过以芜湖市浪尖山生态园林公司为龙头,以花卉苗木、特色经果林种植与休闲农业为依托,如今的打鼓村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村内成立了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因地制宜打造花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既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效益型转变,也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微信图片_20211122100503

石涧镇老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石涧镇,像打鼓村这样充满魅力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还有很多。近年来,镇党委坚定不移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好重点领域环境监管,对手续不完善、不合规的36家散乱污企业坚决关停取缔,规范镇域砂石经营行为,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程,通过“修复-利用-改造”对600多亩废弃矿山进行修复,同时在全镇各村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明确运营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特别是把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作为重点,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不断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让良好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源头。

扎实小康建设,聚力产业扶贫

小康甘雨千家润。走进石涧镇福路社区的就业扶贫车间,这里的工人正在认真劳作,进行雨具的制作生产。“感谢党委政府能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让我们家里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来自福路社区周匣自然村的村民赵道芳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家既要照顾患病的孩子和残疾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自从来到汪为国成立的安徽金洋雨具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从事雨具缝纫工作后,赵道芳一个月大概能挣两到三千元,家庭贫困状况不仅得到改善,她也能更方便地照顾家人。

小小车间,凝聚着无限暖意,2017年石涧镇在全县率先启动就业扶贫驿站工作,推出“企业+扶贫驿站+贫困户”扶贫模式,先后完成了3198户8590人脱贫任务,5个贫困村圆满出列,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500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10792元。在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打下雄厚基础。

如今,漫步在石涧镇街道上,一条条宽敞的大道在脚下延伸,一片片绿林鲜花遍布山野,人民安居乐业,特色农业异彩纷呈,乡村建设魅力无穷。“下一步我镇将继续打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两仗,为建设‘钙世伟业·山水石涧’不懈奋斗。”石涧镇党委书记凌世宏向记者说道。(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