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党建引领乡村兴——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含山县

2021-11-24 16:29:44   

前有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老鹅汤美食村,后有集观赏、采摘、垂钓于一体的太湖山生态园;既能在综合射击拓展训练基地里体验真人CS,又能在太湖禅意手工植染工作坊里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还能参观渡江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让含山县铜闸镇太湖村从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偏僻村落,成为众人向往的“网红村”。

微信图片_20211124162637

铜闸镇太湖村和平使命军事拓展基地。

近年来,含山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锚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这一目标,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创新载体、强化落实,打造“先锋党建”县域党建品牌,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如今,走进含山县各个乡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阵阵田园气息扑面而来,一派秀美山水风光;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党员干部都干劲十足、朝气蓬勃,呈现出一派党建红、产业兴、活力足、乡村美的动人画面。

压实责任强化党建推动力

以基层党建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既是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有力保证。含山县委牢固树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意识,坚决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固本强基,抓实农村基层党建。

自2017年起,含山县委坚持以打造“先锋党建”县域党建品牌为主线,先后实施“双整两全”、堡垒强基、群雁培育、先锋提质、先锋模范、网上家园等“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基层党建“先锋含山”。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含山县创新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制度,始终压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县委书记带头将“党建示范村建设”作为领办项目,先后组织实施“131”工程、“五强五好”示范工程,以“有形有骨有内涵”为标准,累计打造“红韵梅山”、“绿美青龙”、“白茶依水”等30个党建示范村,白衣村党总支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8个村被评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

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含山县不断健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有用、管用、实用的体制机制,以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保证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包镇走村入户”、集体经济“1+3”包联等机制,42名县领导班子党员负责同志对联系点“月督导”。创新“月审季查”制度,各镇党委每月对村全覆盖自查、县委组织部每季度随机抽查,定期召开推进会、观摩会等,推动任务落实。

微信图片_20211124162642

含山县村支书教育基地。

为了让党建基础保障更坚强有力,含山县还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村均9.6万元;村级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到554平方米。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提标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确保村干部无后顾之忧。

强基固本激发组织战斗力

如果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作飞驰的列车,那么党的建设就是列车前进的强劲动力。目前含山县共有基层党组织856个,党员2.14万名,其中农村党员1.1万名。近年来,含山县立足实际,抓好党内集中教育、服务全县中心大局,以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在深入推进农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整顿转化1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8个镇、105个村对标达标的同时,含山县不断探索网格化管理,将全县划分为1045个网格党小组,对5245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网格党小组上门走访、宣传慰问、代办事项、调处矛盾等四大作用。2017年以来,共有9个村党组织、80个网格党小组被评为市级“金牌管家”,22名党小组长被评为市级优秀网格党小组长。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全科网格建设,将综治、信访、村民‘大管家’等网格‘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并重新调整网格党小组设置,延伸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推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清溪镇白衣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白飞介绍道。而在陶厂镇关镇村,该村党总支同样结合村情实际,以网格党小组为单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乡村振兴、全域环境卫生整治、秸秆禁烧宣传、留守儿童帮扶等活动,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除了建强党支部,搭建党员履职平台,含山县还积极挖掘县内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建成了“1+7+N”党性教育基地群(“1+7”即:含山县党建服务中心和含山县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含山县共产党员教育基地、含山县村支书教育基地、含山县第一个党支部事迹陈列室、含和独立团旧址、黄山游击队旧址、含山县革命烈士陵园等)。其中,含山县党建服务中心作为全省首家县级党建服务中心,推出了党性体检、初心之旅、政治生日等党性教育“套餐”,累计接待各级党组织1285场次、党员5.2万人次。同时,含山县注重以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连续四年举办“党旗下的初心”主题党课汇演,以华阳社区、三龙村、太平村3个党组织和党员为原型拍摄的3部电教片,先后获得全国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

微信图片_20211124162646

太湖村党群服务中心。

近年来,含山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防汛救灾保卫战、复工复产联动战、精准脱贫攻坚战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环峰镇党委、铜闸镇政府分别被评为全省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选优配强提升能力领发展

在推进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过程中,含山县着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以“两委”换届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支“双好双强”领头雁队伍。目前已圆满完成村党组织换届,村委会计划11月28日进行换届选举。

据悉,早在去年5月份,含山县就开始谋划村“两委”换届,重点是村书记调整配备,通过采取符合条件的村书记留任一批,优秀现任村干部提拔一批,致富能手、后备干部、退伍军人等群体吸纳一批,优秀村书记跨村交流一批等措施,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全县105名新任村书记中,留任35人,优秀现任村干部提拔31人,致富能手、后备干部、退伍军人等群体吸纳吸纳27人,跨村交流12人。全县村书记平均年龄降至43.9岁,其中45岁以下占46.7%,35岁以下占25.7%。

除了聚焦头雁,含山县还着力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全面推行“1+1+1+X”模式,每村按照1名“一肩挑”、1名副书记和1名副主任、若干名委员配备。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坤告诉记者:“针对班子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问题,从2017年起,我们就在全市率先探索后备干部‘县招镇聘村用’模式。目前县镇累计招聘238名后备干部,196人将通过换届进入村班子。”通过推进村级班子年轻化建设,大力开展学历教育等措施,换届后,含山县村干部平均年龄将降至36.4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4.6%,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将达到68.5%。

一抓双促激活乡村新动力

走进清溪镇白衣村的茶叶基地,目之所及都是青绿色的一片,漫山遍野的茶树错落有致。白衣村党总支副书记王白飞告诉记者,这些茶树就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功臣”。“2014年,我们村的集体收入只有2万元。脱贫攻坚期间,村‘两委’干部通过逐村逐户走访调研,确定茶产业为全村主导产业,之后利用荒山、荒地、荒坡‘三荒地’,村集体带动村民种植茶叶2539亩。2020年,依靠茶产业,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5.9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11124162651

清溪镇白衣村集体茶叶种植基地。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近三年,含山县设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统筹产业扶贫资金、衔接资金等2.2亿元,实施300余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出台茶果园产业提升行动等扶持政策41项,2021年将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含山县开展“抗责任、强保障、促攻坚”行动,295名驻村扶贫干部坚守岗位,助力村出列、户脱贫。2017年、2019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均为“好”等次;2018年考核等次位居全市第一,作为全省四个县之一,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并顺利通过。面对乡村振兴新使命,含山县实施全域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建成省美丽集镇7个、省级美丽乡村42个,太湖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冯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梅山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含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马蓉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建强组织、培育人才、弘扬新风等方面主力军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先锋党建”为引领建设美丽含山。(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姚语 葛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