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在西农大召开

2021-11-29 09:37:27   

11月27-28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克罗地亚、土耳其、以色列、埃及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97名麦类作物专家、粮油企业代表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6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小麦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与贸易、人才培养和海外示范园建设等工作展开研讨交流。

图片1

第二届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现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ikolay P. Goncharov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名誉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学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图片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出席

罗军表示,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成立两年来,吸引了来自8个国家的32家大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加入,在推动成员单位小麦种质资源创新、绿色生产加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丝绸之路农业产学研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Nikolay P.Goncharov院士指出,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给成员单位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台,很乐意与联盟成员及相关单位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攻关,切实推动各方在小麦资源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康振生院士希望小麦创新联盟切实推动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开放、绿色、互惠理念;精诚合作,让科研成果更好惠及各成员单位,使我国的小麦“朋友圈”越来越大。

图片3

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理事长张正茂做报告

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理事长张正茂教授向大会做了联盟工作报告,系统总结回顾联盟两年来的主要工作,肯定了联盟在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人文交流和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部署下年工作计划。17位中外专家、青年学者围绕各国小麦抗旱抗逆育种、种质资源创新、绿色栽培技术研发、农业合作模式和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尤其增进了我们对乌克兰、土耳其、克罗地亚、埃及等国小麦生产的了解,拓宽了合作渠道,加深了各方友谊,坚定了各方克服新冠疫情障碍、坦诚合作、携手共进、砥砺前行的决心,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和世界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契机。

通过本次研讨会,联盟单位共同总结合作进展,齐心规划合作蓝图,一定能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让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的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通讯员 陈亮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记者  王军 李煜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