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追梦,永远在路上

2021-12-01 09:22:51   

何文朝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耀州西原(今铜川新区)农村走出的一位诗人。那时,文朝还是一个稚气未脱,刚步入人生,走向社会的小青年。其时,我由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转换成一位乡政府的社务人员,担任了下高埝乡文化站站长,由于对文学的热爱,结识了文朝。频繁的交往,使我们成为文友、诗友、朋友。他成为我从事本职工作的一位得力助手。我们先是共同创办油印文艺刊物《下高埝文化》,接着成立了耀县华原诗社,编印诗报《华原》,举办铜川市首届农民诗会。到了90年代,铜川在耀州西原上建新区,我们又联手办《铜川新区》内刊,《铜川新区》开辟了“朝阳”副刊,为业余文学作者搭建了一个发表作品、交流学习的平台。

1994年12月,我和文朝去西安参加了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成立大会,随后,又相继参加了西北五省区505杯农民诗歌大奖赛、陕西省第二届农民诗歌大奖赛、陕西省第三届农民诗歌大奖赛;成立了三秦百花诗社,重新登记成立了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成立了铜川新区作家协会,成立了新区文联。我们还一起创办铜川新区主题诗会——牡丹诗会,举办樱桃诗会、荷花诗会、金秋诗会、迎春诗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诗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会,参与策划组织照金红叶诗会、省农民工诗歌朗诵会,编辑出版文学著作等,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密切合作,并肩作战,齐心协力,圆满完成。

文朝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当他怀着天真而浪漫的梦想闯进文学的这一片天地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绿了耀州西原下高埝原这片希望的田野。文朝的诗梦沐浴着春天的阳光雨露,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感情是诗的生命,我们认为诗必须有“我”,有我的发现,我的感受,我的追求和理想,我对生活独特而睿智的思考。1988年11月,铜川市举办首届农民诗会,文朝的参赛诗作《黄土地的儿子》荣获二等奖,这既是文朝的处女作,也是文朝的代表作。这首诗的特点是情感的充沛、睿智的思考和艺术的真实。“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黄土地哺育过我的祖先/也埋葬我祖祖辈辈/我是黄土地拱出的一点新绿”“红高粱的家族/在我火辣辣的呼喊里/站起!”“黄土地把我和牛系在一起/于是/我离开校园/扑向广袤的田野。”这首充满激情、感人肺腑的诗,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黄土地的眷恋,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文学的追求,一位胸怀梦想,志存高远,要像老黄牛一样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实现人生美好梦想的抒情主人公赫然站立在人们面前。

青年诗人何文朝脱颖而出,成为铜川文艺界引人注目也最为活跃的一员。从此,他真正走上了文坛。之后,由教书育人的学校调到下高埝乡政府,由乡政府调到新区管委会,随着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他的视野更加开阔,诗歌创作更加活跃,作品也日臻成熟。20年来,陆续出版了《孵梦集》《步韵》《梦画天堂》《浪潮集》《圆梦录》《纸上宫殿》《穿石集》《追梦》等8部著作,不仅体现出个人创作的实绩实力,也显示出新时代铜川新区文学新的特征,新的色彩和内涵。

昔日的下高埝原孕育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文学新人,文朝当为原上一颗最为璀璨耀眼的文学新星。他作品的重要价值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新区生机勃勃的新的时代气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尽在他朴实明快的笔下熠熠生辉。读他的作品,让人感觉就像徜徉在一条彩色的河流上,两岸绿树成荫,叶影婆娑,碧草青青,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翠竹青青,流水潺潺/十万株牡丹绽开笑颜/这春风醉人的乐园/如此热闹非凡”( 《但愿》) “我喜欢/家乡的高天厚土/高天上绚丽的云彩/厚土上竞艳的花蕾”“喜欢/一月的腊梅/二月的迎春/三月的樱桃/四月的牡丹/五月的芍药/六月的石榴/七月的月季/八月的荷花……次第盛开”(《流香的家园》)这岂止是诗人为自己家乡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是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树碑立传写照传神发出诗的最强音。

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唱,是文朝的初心与追求。但他的诗歌并没汇入乱象丛生的现代派的潮流中去,而始终遵循自己认准的创作方向,在诗的征途上走自己的路,在诗的海洋里扬自己的帆,从而显示了他诗歌特立独行的旺盛的生命力。“那是一种醉人的红/瞥上一眼心口扑通扑通/穿花衣的女子扬起笑脸默不作声/樱桃小口锁住万千朴素真诚”(《樱桃·色彩》) “满世界的花汇成海洋/这些花,跟我关系其实不大/我不愿随波逐流/只是跟着其中的一朵/痴痴地飞翔”(《一朵桃花,万种风情》)文朝的诗,在诗歌的大潮中寂寞地开放,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一朵。

文朝的诗歌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想象丰富,音韵铿锵,语言质朴,简洁明快,技巧娴熟,生动感人,从字里行间流溢出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唱出了时代的新声。

花开花落,光阴荏苒。从结识文朝之日起,我们相互学习、鼓励,一路走来,我从中年走向了老年、晚年。文朝从青年走向了中年,现已近花甲之年。30多年的风雨人生,留下了一篇篇闪光的文字,铸就了诗魂,印证了初心,见证了友谊。

2002年出版的文朝的第一本诗集《孵梦集》,是他“孵梦”“追梦”捧出的头一盘诗果,色鲜味美。当初,他就曾表示“路正长,梦也正长。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一如既往地孵梦、画梦,白日做梦,做‘白日梦’。”愿文朝永远对生活充溢真情,在孵梦的季节,画出更加美丽的风景,在追梦的路上昂首阔步,走得更稳更远!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