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09:23:00
“在党的领导下,咱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不愁吃,不愁穿,农闲时还能闲聊散心,日子过得美着哩!”赵宗明边说,还不忘和老乡打声招呼。
走进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镇田西村,路旁的红薯田规划整齐,乡间的水泥路干净笔直,村里墙壁的宣传画显眼靓丽、富有格调……作为田西村的一份子,村子的蜕变村民赵宗明感同身受。“以前村子经济落后,修不起路,通不上水,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村子渐渐荒落,现在村美、人和、民富,变化很大。”
图为田西村党支部副书记葛升亮介绍村子经济发展状况
建起红薯产业富民强村的“四梁八柱”
田西村依托杨凌的农业科技支撑,通过不断拓宽红薯产业链,村民依托红薯产业纷纷致富,迈向小康生活。“前不久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有很多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的政策,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越来越足。”赵宗明说。
2017年,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田西村以红薯育苗和种植为主导产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也着手建立,着力打造"薯小仙"主题乐园……
“近年来,田西村不断践行区校融合和三产融合的发展理念,通过打造党建富民先锋对,乡村治理服务队,以及产业振兴突击队等三支队伍,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田西村党支部副书记葛升亮介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田西村积极吸引人才,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雄厚的人才资源,成功吸引30名涉及乡村规划、食用菌培育、智能农机研发等多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入驻田西村,组建起一支强力助推产业振兴的“突击队”。
将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资本优势与村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田西村先后成立了薯乡门第公司、梦里田西乡村建设公司等7家平台公司,建成田家寨健康农业产业园、君宝食用菌菌种培育基地等多个项目,将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科普教育融为一体,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全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上年向村民发放土地分红93万元,务工工资130万元,解决了100余人就业。
红薯种植、红薯育苗、红薯系列产品……依托红薯产业发展,如今的田西村已深深的融入到了红薯产业链中,红薯产业建起了田西村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
图为记者采访村民赵宗明
三治融合为田西村乡村治理“强基固本”
拿到用积分兑换的洗衣液等生活用品,李召妮欣喜不已……
“这两年村子不仅变美了,村里实施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极大的鼓励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田西村村民李召妮说。
在田西村,像李召妮一样兑换到生活用品的村民还有很多。
为全力推动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田西村建立健全“积分制”管理体系,将村民的行为表现量化成积分,以积分记录美丑,以积分兑换超市购物卡,以积分高低准入村集体经济工作岗位,把积分情况提供给合作银行作为个人授信参考,充分调动基层干群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现在不仅生活质量提高了,村子比以前还变美了,在村子里转悠感到很舒适。”田西村一组村民陈忠秋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一名老党员,近日来,自己也一直关注着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到了‘共同富裕’,这让我深受感动。”
图为田西村道德讲堂
田西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通村道路、村庄连接道路、村内干道硬化,完成村庄道路及产业道路两侧绿化建设,完成幸福院提升改造工程。对原涝池进行改造,打造“田西花谷”景观。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村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田西村通过积极打造集体经济产业园,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红薯育苗、特色蔬菜种植、食用菌菌种培育为主,用“蔬菜大地景观”“立体蔬菜培育”“藏文化主题乐园”等艺术手法,将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科普教育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的特色化、生态化、趣味化、科技化,架起了田西村富民强村的“幸福桥”。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朝阳 胡海飞 视频 冯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