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为丰收“装台”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走笔

2021-12-15 17:44:20   

清晨,冬日的暖阳洒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慕仪镇冯家村的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上,照得宝鸡市(陈仓区)人大代表、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虎年心里暖暖的。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昭示着2021年又“多收了三五斗”。

作为合作社的“大当家”,杨虎年立足科技创新,培育设施蔬菜新品种,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蔬菜苗,不断丰富陕西省市民“菜篮子”,同时引进筛选推广奥林009黄瓜、美粉宝石番茄、法拉利西葫芦等蔬菜新品种,并开展技术培训,让科研成果惠及农民。

图片1

种好“菜园子”

走进蔬菜大棚,搭建的管道架上,蔬菜垄垄相连,绿油油长势喜人。

作为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还有宝鸡市人大代表、宝鸡市劳模、宝鸡市“创业之星”、“职工创业明星”等光环“加持”,杨虎年自有其蔬菜管理的“道”和“策”。

据杨虎年介绍,2010年9月,他在家乡流转了350亩地,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化日光温室60座。

图片2

在陕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李建明团队的技术指导下,该合作社针对限制关中西部日光温室蔬菜发展的障碍因素,示范推广集约化育苗、节水灌溉、蔬菜新优品种引进、病虫害无害化防控、水肥一体化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集农艺、物理、工程、科普等措施于一体,把研究、引进、开发、培训、推广结合起来,破解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难题。

杨虎年透露,他已经对李建明团队研发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结合的设施增温技术这项“硬科技”运用得游刃有余。通过姿态可调太阳能水体蓄热系统,破解了设施对太阳能利用的难题,结合水控生物质酿热技术,棚内最低气温提高7-9℃,一举解决了大棚蓄热能力差的问题,实现了冬春蔬菜的安全生产。

图片3

鼓起“钱袋子”

“每年都有利润,现在蔬菜价格正高,行情好时年利润能有70到80万元,行情差时利润也在10万元以上。和务农相比,这三百多亩土地收益增加了十几倍!”面对记者,杨虎年慨然不已。

杨虎年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种菜和育人是一样的,要把农业当工业来做,做好财务分析、补光设施、水肥一体化等精细化管理,如果没有这些,种菜的效益就上不去。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生也经常来这边实习,他们给我在管理方面提供了重要帮助。”

杨虎年告诉记者,社里按照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市场销售的“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经营。应用穴盘育苗技术,嫁接苗技术、膜下滴灌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夏季进行防虫板、遮阳网蔬菜生产,提高了冬季和夏季的安全生产能力,基地年产蔬菜1150吨,年产值37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500元/人。

图片4

拎稳“菜篮子”

数据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的,也往往是数据。目前,该合作社引进蔬菜新品种13个,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蔬菜苗1200万株,并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面积220亩。此外,他还高度重视人才和技术开发,投资近12万元建起了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室,把对员工的生产技术培训,先进的生产设备性能学习培训拉入园区的常态化管理。多年来,开展技术培训90场次,培训周边农民4300多人次,为周边合作社培训熟练生产工人500多人,举办科普讲座35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000多份,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观学习900多名。

图片7

在陕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帮扶下,杨虎年的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行稳致远。2012年,该合作社产品获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社、宝鸡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宝鸡市十佳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图片5

拼出“好日子”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杨虎年认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成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业生产各环节联结起来,实现产销一体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围绕特色产业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充沛的动能。

图片6

杨虎年表示,惠生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11年来,每年可带动当地近百名村民就近就业,加上土地流转收入,户均年增收约3万元。

“设施蔬菜的产量高,效益好。下一步,要继续拎稳‘菜篮子’,为蔬菜搭棚,为丰收‘装台’。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主动适应市场化、商品化和专业化要求,不断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效益,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展望未来,杨虎年豪情满怀。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