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以“强农”助力强农

2021-12-17 14:05:40   

(通讯员 王咏逸)“请问老师油菜田过冬应该如何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施好越冬肥。在严寒到来之前,追施腊肥,增施磷钾肥,一方面可增强油菜抗寒能力,另一方面可供应越冬期和抽薹开花期的营养,保证后期平衡生长。其次,用行间土拥苗,保墒防冻......”

一位网名为“爱笑的瞄”的用户在2021年12月12日早上9点08分强农APP上发布的提问,在不到两个小时就有来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周济铭解答了疑问。

“强农”APP,是农业科技报社推出的的移动互联网涉农媒体对农宣传与为农服务平台。秉承“立足杨凌,面向旱区,辐射全国,服务三农”的宗旨。强农APP运用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实用、千人千面的资讯和服务,将建成技术先进、服务全国、突出“农”字特色的涉农智媒宣传与服务平台。

强农客户汇聚了全国1358家主流媒体的三农咨询内容。既有宏观层面中央对未来经济和农业的大政方针,也有微观的种植技巧。不仅有国内近期作物的上涨情况,还有国外对作物的需求情况。从种植或养殖前的品种选择,到种植或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再到成熟后的销售。强农APP为农民提供的资讯覆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平台上的生产资讯内容、资讯内容总计约15万余条,共开设38个频道,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频道的选择与排序,打造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在三农服务方面,最具特色的是问农板块。能够24小时支持图文视频的方式进行在线提问。提问的方式既有简单快速、只需描述问题就能自动匹配问题的快速提问,也有按类型找专家、更加精确的提问方式。在输入问题的对话框中,还贴心的对提问人员进行提醒。指导人们能够较为详细和完整的描述清楚问题,以便专家能够更加准确的提供解决方案。

在问农板块的问题类别分为大田作物、养殖类、农业机械、农业政策法规等十五个大类,每一类之下又有具体的细分。面面俱到地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专业性强、便利高效的指导。

这一服务不仅能惠及农民,对于其他想要解决生活中有关农业问题却求诉无门的人依然能发挥作用。无论是家里种植的花卉出现问题还是关于饲养的宠物相关知识方面,都可以在强农APP的问农板块上做出提问,并且迅速能够得到来自专家科学的建议与解答。

在线下不仅设有问农热线实时解答,还设立了“问农”专家创新工作室。每周二周四都能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老科协的专家进行交流。

除了在线提问的服务以外,强农客户端还通过免费广告和商城的方式,一键发布销售和需求信息,可以为供应方找到买家,为农产品经纪人对接优质货源。

强农客户端由2019年10月正式上线运营,平台下载用户近20万人。用户类型为“全国涉农媒体、农科专家、职业农民、涉农企业、合作社”,专家有500余人、企业达到了1300余家、三农方面的网红与达人有1400余人。

根据农业科技报的工作人员郭静云介绍,强农APP在推广与使用的过程中收到的反馈都是十分良好的。强农APP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了直接与专家对话与交流的渠道,也架起了企业与农民沟通的桥梁。

截至目前,平台已解决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200余名群众的农业生产难题,经过整理回复记录达到60余万字,并制作了书籍进行传播,惠及更多的群众。在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同时又能更好的为三农提供持续性的科技服务,有效打通科技服务与传播“最后一公里”。

在未来的2到3年时间内,农业科技报社计划采取“媒体搭台+专家指导+村委会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支持+农民致富”的新型媒体推广模式,建立1000人的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和“三农”服务专家库,300个“乡村科技示范村(基地)”,100个“乡村人才培训基地”及“实训基地”,利用“强农APP”对示范村好基地提供精准实用的资讯和线上线下服务。

媒体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的农业科技示范的六大模式之一。这六大模式构建了多元立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格局,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杨凌力量。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