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聚焦农险 加速织密托管保障网

2021-12-20 09:05:38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莹

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加快推进,服务规模经营快速发展,服务主体对创新型保险产品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风险保障水平、服务效率、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公司从山西实际出发,结合农业生产托管的保险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强化科技支撑,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新方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产品创新,完善专属保险服务方案

与农户家庭经营相比,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临的风险范围更加广泛。“涉及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融资风险、纠纷矛盾等多重风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农险事业部总经理朱晶补充,2019年以来,公司因地制宜制定了专属金融保险服务方案,满足各类服务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

在临汾市翼城县,小麦收入保险分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玉米收入保险又细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设置不同保险金额和费率,并将全程托管小麦保额由400元提高到864元,实现了从成本保障向收入保障的提升。”朱晶说。

与此同时,公司还创新推出玉米成本商业保险产品,为长治市屯留区全程托管粮食作物减免50%的保费,地方财政承担每亩19元保费,服务主体承担每亩23.5元保费,享受每亩650公斤保底产量的保额;创新高粱完全成本保险产品,服务主体每亩承担30.5元保费,享受每亩800元的保额,确保服务主体托管零风险。

科技创新,探索发展数字农险模式

信息化是加强风险管控的有效手段。为动态掌握参保方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提升理赔效率,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运用遥感测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出了数字农险移动运营体系“太保e农险”。2020年,又研发了线上投保工具“太保农险AI承保”,实现了全流程自助投保和理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及无人机实地查勘,通过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识别出冬小麦的种植分布,有效缩短了承保验标工作时间。”技术人员说,新技术实现了疫情期间服务24小时不中断,保障了农业生产托管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服务创新,破解农险进村入户瓶颈

一块牌子、一个固定办公服务场所、一位专职站长、一批协保员、一套培训管理制度、一套业务台账、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农险信息发布栏、一套信息化办公设备和一个资料柜,这就是公司制定的“十个一”标准。

优质服务是保险行业的关键核心,公司积极筹措资金1544万元,严格按照“十个一”标准,在长治市屯留区农业生产托管联盟、临汾市翼城县王庄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大同市浑源县恒兴农业发展公司等县、乡镇、服务主体中,建立386个保险服务站,做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融合创新,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新模式

融合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与农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等金融工具联动。”朱晶介绍,通过共享客户渠道、共建信用评价机制、共谋综合金融服务,形成了“政府+托管服务主体+农户+保险+担保+银行”的新型六位一体农村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有效满足了农业生产托管全流程的金融服务需求。

同时,通过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实现了保险由单一的风险保障到保单增信,提高了农户和服务主体信用等级,有效缓解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融合创新’四轮驱动模式,在山西率先构建‘农业生产托管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有效发挥保险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朱晶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