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扎根基层土壤 谱写党建华章——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来安县

2021-12-15 16:42:00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傍晚时分在来安县林鸟依依的池杉湖湿地公园里,古人诗卷中出现的美景同样呈现在眼前。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江淮之间,下辖11个镇、1个乡,境内有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舜耕山、孔雀寺、林桥生态农业观光园、皖东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2020年1月,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来安县委坚持抓农村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来安县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全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投资环境十佳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省文明城市提名、人才强县培育典型等殊荣,民营经济考核连续5年全省前五。

聚焦主业主责

强化政治建设引领作用

为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来安县坚持把加强履职尽责体系建设作为党建工作落实的首要前提,扎紧制度篱笆,建立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体系,以基层党建工作述评报告和考核制度、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等制度为支点,形成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格局。坚持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制定“1+N”个性化清单,破题169项,积极回应党员群众关切。

微信图片_20211220164010

来安县大英耘泰有机米种植基地。

只有树立抓大基层的鲜明导向,建好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才能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来安县县委积极牵头,在县内各单位联动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334个,形成抓党支部建设合力,通过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大比武”、“互学互查互鉴互评”,将工作由“会场”移到“现场”,实地“把脉问诊”,帮助基层党组织查摆解决问题203个,并开展乡村两级书记联述联评联考,实行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双百分考核”,亮出成绩单,确保党建任务全盘落地。

聚焦党建基础

夯实基层堡垒的战斗力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为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来安县以党建为抓手,不断提升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村干部人均工资达到36650元,村均基本运转经费增长到8.51万元,均位居全市前列。

微信图片_20211220164014

山水来安。

除了全面落实乡镇干部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干部20%政策,来安县进一步优化队伍配置,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制定村干部干事创业激励措施,先后提拔重用战“疫”一线干部27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35人,2016年至今村干部中进入公务员事业编队伍4人,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岗位。实施村级后备干部“4321”工程,对优秀后备干部进行“预任”,解决村级干部年龄老化、思想退化、能力弱化等问题。探索开展村干部“歇职教育”制度,对触碰履职“红线”的村干部,让“慵懒散”者“回炉再造”,焕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聚焦乡村建设

建设新时代乡村新面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来安县坚持把农村快速发展作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第一目标。持续集聚乡村发展新动能,实施“盘资源、整资金、谋项目”行动,整合财政资金2.73亿元,建设工农业项目基地166个。同步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央、省、市、县注入“培强扶优”资金2800万元,共扶持56个村,共建项目41个,着力开展“村企联建”三年行动计划,全县126个村和195家企业结对共建项目233个,截至11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70万元,全年预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0万元,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40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在来安,绿色底色伴随着山川、河流不断拓展,产业基地描绘着振兴的蓝图,一幅蓝绿交织、优美宜居的生态画卷正在成形,下一步来安县将继续凝心聚力迎挑战,谱写新时代来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徽科技报全媒体记者黄文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