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疫情防控 杨凌在行动 | “葡萄村”的防疫“突击队”

2021-12-27 10:40:06   

基层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连日来,杨凌每个乡村路口都有这样一群忘我奉献的“红袖章”,他们坚守风雨,默默守护着身后的父老乡亲,成为村里最可爱的“把门人”。

微信图片_20211227103551

防疫“突击队”24时严防死守

“停停停……老乡,麻烦下车扫一下健康码,测温、登记,一切正常后,才能进入。”12月25日,农科大地一片银装,记者驱车来到杨凌有名的“葡萄村”——新集村,刚进村口就看见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帐篷顶上迎风飘扬,此时,一群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前面的车辆进行严格盘查。

微信图片_20211227103601

记者注意到,村口的防疫卡点设置了通告牌、提示公告、登记桌、帐篷、岗位责任表……一个规范化的检测点正在有序、忙碌的工作着。

原来,站在风雪中执勤的这群“红袖章”是由包村部门、镇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防疫“突击队”。包抓新集村的杨陵区人社局工作人员陈茹说,接到防疫任务的他们,第一时间集结,联合镇村干部在村口设卡,分片区安排昼夜值班,严防死守,24小时保护着整个村子的平安与稳定。

“硬核值守”熟人也不例外

“不漏掉一辆车、不放过一个人,谁也不能搞特殊。这是村口执勤的原则。”在揉谷镇包村干部杨军旗看来,疫情防控面前,人人都要遵守防疫政策,外地人一律劝返,本村人详细盘查,即使是村里熟人也不例外。如有异常,他们会立马联系医护人员进行集中隔离。

微信图片_20211227103617

翻看防疫工作人员手中的登记表,上面详细地记录着每个人进村的时间、姓名、身份证号码、车牌号、联系电话、何地返回、体温、风险地区等信息。

记者采访时正好碰上从巡逻点抽查回来的新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娟宁,她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群众生活一切正常,居家隔离的几户群众,村两委已经安排了专人上门了解情况并及时配发物资。

随后,记者在村里走访一圈发现,通往新集村的大大小小几条路都被用硬隔离围栏封住了,眼下只有通往绛帐的一条路可通行。

热心村民支援疫线守家园

65岁的村民刘忠劳是新集村抗疫“突击队”中的一员,自戴上红袖章的那一刻,他倍感责任重大。

微信图片_20211227103629

今天,是老刘在自家村口执勤的第三天,从早晨7点一直到晚上8点,除了中午换班吃饭,他一直守在村口,用尖锐的眼神洞察着一切。

走进零下2℃的简易帐篷,擦着电褥子的床和红彤彤的电热炉并没有给帐篷里增加多少暖意,略显疲态的他仍是一颗热心扑在“疫”线上。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让他意识到,夜里执勤再冷,他也不能把帐篷上的帘子拉下来。在老刘看来,再坚持坚持,就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