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15:22:46
9月份以来,“12316”热线及肉牛疫病防控机构陆续接到吉林省各肉牛养殖地区出现母牛流产、难产、畸形胎的情况反映。
集中表现为母牛流产、早产、弱胎,新生犊牛不能自动吸食母乳。10月份以后,表现在母牛难产,新生犊牛双蹄弯曲,或后肢不能卷曲,犊牛出生后不能站立,导致不能正常吸食母乳,需人工饲喂,犊牛存活率极低。目前了解的情况存活犊牛症状持续,且经常规治疗无太大改善,个别症状轻微犊牛后期可逐渐改善。我们统称为肉牛繁殖障碍病。目前调查信息显示,养殖散户牛群中发病率达30%-50%之间,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养殖户甚为焦虑,同时也阻碍我省肉牛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情况,肉牛疫病防控专家组成员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结果如下:
延边、吉林、通化、四平、辽源均有病例发生。疫病发生多以散户、小规模家庭养殖场居多。从饲料、环境、繁育方式、肉牛疫病方面进行了病因调查分析基本排除因霉菌、黄曲霉超标的情况导致该病大面积发生。繁殖方式的调查发现本交牛群发病率高,人工授精养殖场发病率低。采集了延边、伊通、磐石、通化、四平、辽源、松原、永吉、桦甸等9个地区的发病及病死牛的样本及饲喂饲料,进行试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饲料常规指标均在国标范围内,有5个地区的临床样品中检测到BVDV病毒,阳性率为55%,序列分析以BVDV1型病毒为主,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感染应是导致目前母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排除是否有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可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病防控综合措施看,在同一地区免疫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的牛群中,流产、死胎、畸形胎发生率极低,规模化牛场进行免疫病毒性腹泻疫苗的农安承恩牧业、伊通铠绎农牧业、通榆吉运牧业、九台广源牧业、珲春吉兴牧业、德惠米沙子牛场。散户为延边地区汪清县养殖户,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的散养户牛群未出现犊牛畸形的情况。
给养殖户的建议:在引牛环节,尤其长途运输,注意抗应激处理,混群前全群免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基础母牛及种公牛牛群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预防及净化;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及养殖散户,每年定期全群免疫接种牛病毒性腹泻疫苗;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消毒,有意识的进行疫病检测及免疫检测;基于目前情况,在疫病原因尚未明确之前,繁殖环节尽量杜绝本交。( 兽医专家 赵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