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从孩子到战士,一名西安95后下沉干部的成长

2022-01-12 14:42:10   

战疫的曙光初现,看着手机上每天不断下降的数字,每个人都深感欣慰,这成果,得来不易。

今天也是我下沉社区工作的第17天,忙碌之余,不禁回想:当我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时,我都经历了什么?

  上战场:我找到了勇气

12月22日突然接到单位通知:下沉社区支援。

刚刚适应单位生活的我脑子有点懵,具体地点未定,等待消息的焦躁和充满未知的不安让我彻夜未眠。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时,我还是一个为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发愁的学生,每天足不出户,为疫情形势揪心着,也被无数无名英雄很好地“保护”着。

如今,我居然也要走上战场直面病毒了,说一点都不害怕是假的。匆匆收拾了随身物品,故作镇定地站在镜子前给自己鼓励:加油,可以的!出发。

天还黑着,街灯微亮,十字路口的东南西北向没有人没有车,交替闪烁的红绿灯似乎在谈论着什么,这样的西安我从未见过。几位同事小姐妹在车里交流着要去一线的心情,兴奋、紧张但有信心,悬着的心终于稍有放松,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支队伍,是一起打怪兽的战队。

  第一次:我成了大白

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帮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

防护服,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穿上它,如今我一脚钻了进去。东倒西歪站不稳,还没戴面屏,眼镜已经完全模糊了。顾不了那么多,几个稍显笨拙的大白迅速学习了电脑操作步骤后,投入到紧张的扫码核验工作中。

一坐就是近六个小时,我的眼镜也赌气似的模糊了全程,只能不断抬头低头调整角度寻找没有起雾的一小块缝隙,但我知道扫码不能错,试管不能错,每个人的信息更不能错。

口罩里在滴水,面屏上也满是水珠,原来这就是在大白里的感觉啊。看看旁边的大白们,“请把手机调到最亮,抬高一点”“抬头,啊!”,她们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不曾多说一句别的话。

搓搓手,我想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吧,一定会!

那天,我们完成了近2000名群众的核酸检测,而隔壁小区的同事们则奋战到半夜三点。

  成长中:找到默契与快乐

几轮核酸过后,我们的工作越来越熟练,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场地设置更优化、人员配置更合理。

我帮你戴手套、缠胶带,你帮我检查防护服是否穿戴正确完整,互相提醒更换口罩并及时消杀。“穿好了,没问题,走”,这是每一天听到的最令人安心和暖心的话,有你们在,有大家在,再累也动力十足,再难都信心满满。

天气格外得冷,还下了场雪,冷到身体不由得打哆嗦。

最冷的是双手,戴上手套更觉得冰透了,用手部消毒液后手指会黏在一起,时间久了手已经没有知觉了。

用一只手掰开另一只手的五指,我只觉得奇妙,一个大白在摆弄着自己的手指,而此情此景是我儿时从未想象过的未来,这是永生难忘的经历。

做核酸的队绕了几个弯不知排到哪里去了,每个人脸上都很平静,没有抱怨、没有急躁。我们本都是陌生人,当下却成了合作伙伴,相互的理解、包容和信任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同舟共济”。

小孩子们睁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面前这个大白,殊不知我也在看着他们,那一双双眼睛纯净透亮,有使人平静的魔力,他们一定不知道这世界到底怎么了,但他们就是这世界的希望。

一位带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手机一时信号不好而接连说着抱歉拖延时间了,一位老奶奶也因为不太会用手机而羞涩尴尬地笑笑。

第二次做核酸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句“谢谢”,第三次做核酸的时候,收到了很多句“辛苦了”和业主送来的电暖器,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这莫大的肯定和鼓励让所有的疲惫都瞬间消散了。

当所有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打败的呢?

  归家的路:想念爸妈

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在回家路上,看着万家灯火,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充实感,高楼上每个方格里星星点点的光亮不正是所有人不顾一切去守护的美好安宁吗?

给爸妈说我要下沉社区,但没说要穿防护服做核酸检测,我知道几百公里之外的他们早已忧心忡忡了。

妈说她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打开陕西频道,有时候听一会就开始心慌焦躁,又关掉电视。

妈说你每天早晚或者吃饭间隙报个平安就好,不要老掏出手机,不安全。“做好防护,带好手套,保暖衣穿着,一定一定注意安全”变成了这段时间开启新一天的“妈妈牌”闹钟。

爸说非常时期,所有人都在努力,你一定听从安排,不能掉链子,坚持坚持扛过去,保护好自己,不善言辞的爸爸是从不会给我说这些的。

我想大声告诉他们:女儿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能量保护他人了,为我骄傲吧!

  尾声:此行无

我们的工作仍在继续,送菜上门时爷爷奶奶会问我要不要喝点水,所有人都不停地说着辛苦了。如果说有1倍的辛苦,那开心和满足则有20倍30倍。

此时,还有我亲爱的朋友们,他们或是疫情防控部门工作人员、或是高校辅导员,也将近20多天驻扎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毫不松懈。祈愿我们都平安,火锅烤肉奶茶电影早已安排妥,姐妹们再坚持一下吧!

2021到2022,再也不会有这样一个年尾和年头了,困难让我们紧紧凝聚,每个人都尽量发光发热化作寒冬里的守夜人。被偷走的可能是正常的生活节奏、心心念念要赶赴的约定,但意外收获了思考、感动、平平淡淡的等待和守候。

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这座城市求学生活八年,我相信她能顶住风雨、冲破暗夜,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做想做的事、见想见的人,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一声:好久不见。

冬寒有尽,春日可期。当我经历疫情时,我在经历涌动着的生命。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