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14:42:37
中国侨联官网1月6日通报,经研究,免去宋汶洮同志基层建设部组织处副处长职务。其账号“清风明月楼”1月2日发表的《西安百姓的悲哀:为什么有人不惜违法、冒死也要逃离西安?》一文,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传播“西安隔离费用至少5000元”“直接粗暴关停医疗体系”“普通社区居民没菜吃”等严重不实谣言信息,文中出现“没有人性的西安”“西安比任何城市都更严格地禁止市民自力救济”“西安人民现在担心的不是染病而死,而是在没有碰到疫情之前就已病死、饿死了”等言论,相关表述与事实严重不符。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谣言的巨大危害,已经被越来越多人们所“见识”。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情况。另一方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仍有个别人员将抗疫宣传娱乐低俗化,利用疫情噱头来散播低俗信息,甚至还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涉疫谣言,严重扰乱和破坏了疫情防控秩序。
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治网之道,法治为本。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法律底线同样不可逾越。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上关于疫情的形形色色谣言,既误导了大众也扰乱了抗击疫情的公共秩序,容易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必须依法打击谣言的“病毒性传播”,严厉惩处编造、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推动全社会普遍形成“谣言免疫”能力。
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谣言传播都需要一定的载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社交性的互联网就被很多谣言所“青睐”。若能够履行好主体责任,从技术和内容上把好审核关,相信很多谣言也就失去了传播的土壤。必须清楚,疫情防控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网络平台就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自觉维护网络传播秩序,加强内容管理和审核,坚决斩断谣言传播链条。
个人提高辨别能力。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战斗员。一些网络谣言,绞尽脑汁“让真相更像谣言、让谣言更像真相”。抵制网络谣言,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应保持冷静和理性,提高信息鉴别能力。特别是面对信息源模糊、事实不清的网络内容时,我们决不能盲目转发和发泄情绪,必须练就一双辨别网络谣言的“火眼金睛”。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本身也是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
破解谣言,真相是最有力的武器。网络谣言屡禁不绝,也鞭策着相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权威信息。毕竟只有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以最快速度公开事情或事件真相,才能让谣言止于真相。在遏制网络谣言的同时,必须切切实实地把疫情防控抓早抓细抓实抓到位。要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用公筷、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习惯,做到“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共同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