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黑色小方块的“神奇魔力” ——技术创新推动延安山地苹果产业发展

2022-01-13 14:12:13   

寒冬时节,雪落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把延安装扮得煞是好看。记者在延川县杨家圪坮镇孙家塬村的苹果园看到,每两棵果树之间,都有一个黑色地膜覆盖的小方块。

这个黑色小方块,是延安山地苹果产业创新的核心技术——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可别小看这黑色小方块,它不仅能降低苹果增肥补水的技术难度,还能减少我们的劳动强度。”“这项技术解决了果园里干旱等问题,这个冬天我再也不用愁了。”“这项技术低投入、高效益,看来咱的土办法要换喽!”在果园里,果农纷纷夸赞这项让他们受益的“黑科技”。

这个黑色小方块到底有啥用?为何如此受果农欢迎?

“这能顶大事哩!”延安市宝塔区果业局总园艺师、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主创人员姚杰告诉记者这其中的“奥秘”——

首先,在两棵果树中间挖一个深60厘米、长80厘米、宽80厘米的方坑,并在坑内垫一层厚10厘米的秸秆、果树枝条或有机肥;然后将长50厘米、直径15厘米的塑料管垂直放置在坑中央,四周再填入一层秸秆、一层果树枝条或一层有机肥,直至将坑填满并踏实踩平;最后,以塑料管为中心再修直径为1米的坑面,使其四面稍高中间略低,然后将黑色的地膜套在坑面上,将膜面拉紧,四周压土盖严,在塑料管中心上方打一些直径为1厘米的小孔。完工后,果园里就会形成一个黑色小方块。

姚杰告诉记者,将果树需要的营养物从预留的塑料管口灌入即可直达根系,果树可快速有效吸收。该项技术使用周期可达15年至20年。

果树的追肥、水分供应等问题解决了,给果树施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有效解决了延安大面积山地苹果需水关键期水资源不足、肥料利用率低等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还能减少土壤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高效、省力、省时、方便、快捷……这个黑色小方块,是姚杰多年的研究成果。

“我下乡时发现果农施肥浇水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水肥利用率较低,果农都盼着苹果提质增效,我就想尽快解决这个难题。”2010年,姚杰在下乡时发现了苹果产业发展的“痛点”。

结合改土、施肥、保水等方面技术要点,姚杰总结出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对该技术的实际效用进行了科学检测。

“一开始,我们在柳林、川口等乡镇推广了1.5万亩。”姚杰告诉记者,该技术是改善山地苹果旱作栽培巧施肥的有效措施,可不断提高苹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自2012年以来,延安市宝塔区已在14个果业乡镇(街道)推广该技术,延安市各县(市、区)累计推广应用5.73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

“这项技术投入低、效益高,不仅可以使苹果提质增效,还能在桃、核桃、梨等经济林大面积推广。”姚杰说,通过配套技术——豆菜轮茬技术的推广,还能增加延安苹果有机肥的来源。

据介绍,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2019年第十一届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农户的收益增加了,果农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聚力科技创新,近年来,延安苹果产业迈入了由数量生产到质量效益转变的新时代。旱作农业节水滴灌技术、花期土坑式熏烟防冻技术、老果园间伐挖改技术……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农民,“红果果”成了群众致富的“金蛋蛋”。

“老乡,要选择质量好的膜,覆膜的面要大、标准要高,还要避免柴草、淤泥封堵塑料管,管口要有隔离网……”当下,正是冬季果园管理的关键期,只要一有时间,姚杰就会来到果园指导村民,瞧着果农满意的样子,他满脸笑容。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