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08:46:23
1月12日上午,经过5天跋涉,跨越近4000公里,4辆挂着“陕西加油”横幅的货车,满载防瘟香囊、鲜羊肉、矿泉水等物资抵达陕西。
货车上装载的物资,代表着西藏阿里地区各族儿女对陕西的爱。自1994年开始对口支援西藏阿里地区以来,陕西共选派700多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援助工作。西安的疫情、西安人民的健康牵动着阿里12.33万人民的心。为支持陕西,回报陕西长期以来对阿里的援助之情,西藏阿里地委、行署决定筹集保障物资支援陕西西安。
西藏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交通不便,物资匮乏。2021年12月中上旬,阿里地区又遭遇了一次零下43.9℃的冰冻灾害。大雪封山,道路不通,为陕西筹集一批抗疫物资,一时还真成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一道难题。
“再难也没有西安抗疫难!我们阿里没有内地那么丰富的物资,但我们老百姓有羊,我们有天然的矿泉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西安战胜疫情。”
“我们要以当地最好的特产、最暖的情谊回报陕西的无私援助,以实际行动表达阿里与陕西人民的兄弟、手足之情。”
在捐助物资的讨论会上,西藏阿里地委、行署主要领导掷地有声。
疫情就是命令,支援就是责任。
深冬的阿里,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大雪封路,羊肉、矿泉水等物资拉不出来。年终岁首,外地务工人员都已返乡,当地务工人员少,运输车辆少等一系列困难,急坏了当地群众,也急坏了各级领导。
阿里地区行政公署积极发动群众,采取人扛马驮、逐路转运等多种形式,先后将地区藏医院生产的5556余件防疫香囊和藏药、屠宰的600只高原优质羊、加班生产的60吨11191余箱冈仁波齐天然饮用水等物资,在短短的数天时间内全部筹集在了阿里地区狮泉河镇。
没有人手,租不来车辆。阿里地委副书记、行署常务副专员张小平带领援藏干部和陕西大厦员工装卸,协调邮政专车、培训驾驶员和安全员、协调路途行车有关事宜、督办有关对接手续……
风雪很大,挡不住阿里人民对陕西的情谊。1月7日上午10时,满载着阿里各族人民祝福与大爱的4车抗疫保障物资从阿里地区狮泉河镇缓缓驶离,向陕西进发了。
西藏阿里-拉萨-西宁这条公路是一条生命线,也是连起内地与藏西各族人民的团结友谊线。但是,它也是一条生死线。道路积雪结冰,非常难行,一路还要翻越6座海拔5000以上的大山和达板。崎岖的道路、复杂的路面、多变的天气、难料的危险,对于这次运送抗疫物资的8名驾驶员和带车干部来说都是一种生与死的考验!
云端天路、高原达坂。娘家有难,咋能不管?!
“今天是我们运输物资的第3天,这会我们的车队还在青藏高原上奔跑……青藏线上全是冰雪路面,路面特别滑,车要跑起来比较难……我们的驾驶员几乎不敢踩刹车,一刹车就飘上走了,下坡怕刹不住,上坡怕打滑上不去……道路七高八低,坑坑洼洼,比搓板路还难走……我们最困难的是早上车辆不好启动,车打不着火。这让我们很恼火,有时候要折腾到下午3点多才能弄着。”这是负责运送物资的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干部、陕西第九批援藏干部米光明发到朋友圈的一段视频直播。这段视频和文字讲述了他们一行人运送物资的艰险和困难。
“下大雪时,只见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云雾缭绕,不知脚下山谷的深浅。一路上,我们大伙都提心吊胆,只能小心再小心。如果掉下去救援物资运送不到西安,那真就麻烦了!”。阿里地区文旅集团总经理、负责这次物资运输任务的总指挥杨锋说。
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无所畏惧。只要心中有情,就能战胜一切。
王建华是阿里地区邮政局的一名老驾驶员。在车队出发前一天,他脚底受伤,有关领导决定不让他去了。但他强烈要求随队一起执行运送任务。一路上,王建化强忍着脚底的阵阵痛楚,丝毫不为伤痛分心。有几次太困了,他甚至故意弄痛自己脚上的伤口,用疼痛来赶走睡意。
郭强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一路上,他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时时用心,处处尽力。为了排除车辆故障,他多次在车辆停下来时钻进车底,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路面上一待就是一两个钟头。每到休息地点时,他又组织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检查检修,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辅导。
在6天的长途运输中,为了克服长途行车带来的极度疲劳,8名驾驶员和带车干部困了就相互揪耳朵、掐自己、擦风油精、吃小尖椒和巧克力,有的还把咖啡倒在矿泉水瓶当饮料喝……
经过6天长途跋涉,阿里地区驰援陕西的抗疫物资终于在1月12日上午安全运送了到了陕西杨凌,并顺利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