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刚刚通报!1月18日起西安市将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力

2022-01-17 17:42:00   

1月17日,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西安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49例

累计出院1137人

1月16日0时-24时,西安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均为轻型,全部在隔离管控人员中发现,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

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49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已转运到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1月16日0时-24时,治愈出院146人;西安市本轮疫情以来累计治愈出院1137人,均转入西安秦皇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长安区医院接受健康监测、隔离康复。现有912例确诊病例在市胸科医院、市第四医院航天院区隔离治疗,其中,轻型和普通型909例、重型3例。

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如何就医?

针对疫情期间不同管控类型人员就医需求的实际,西安市发布了《关于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就医的通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就医流程的通知》,指定定点医疗机构,优化就诊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确保市民群众医疗服务有保障。

一是对于封控区、管控区就医人员:由所在社区(村)安排工作人员或指导本人提前联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预约,告知需就诊人员相关情况及有关病情;预约成功后,在就医当日,由社区(村)向街道(镇)申请安排车辆“点对点”送医;诊疗结束后,安排车辆接回,实行闭环管理。

二是对于集中隔离点就医人员:常规诊疗服务由驻地医务人员提供;确需外出诊疗的,由隔离场所工作人员直接联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预约及安排车辆接送,具体流程参照封控区、管控区人员就医流程执行。

三是对于防范区就医人员:自行前往正常开诊医院就诊,也可通过提供网上诊疗平台的医院获得线上医疗服务。

四是对于所有急危重症患者(卒中、胸痛、严重创伤、休克、高烧、分娩等):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联系社区(村)或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对接120救护车,由120救护车根据就医人员类别联系对应医院,并告知接收医院就诊人员管控情况;如果暂时联系不到120救护车,由所在街道(镇)或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应立即安排车辆送至对应医院。诊疗结束后,由街道(镇)或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安排车辆接回。

以上外出就医人员,全市各社区(村)、西安急救中心和各医疗机构均不得以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作为进出小区就医、转送病人和接诊的限制条件。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患者,到达接诊医院后,同步采集核酸后,即可正常就诊。

1月18日起西安市将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力

今天是西安连续7天实现社会面病例零发生。西安市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区县、开发区也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逐步解除管控,相继发布外出措施。根据西安市疫情防控形势,为做好低风险区域复工复业服务工作,重点保障就医、保供、复工等人群交通出行,从1月18日起西安市将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安排和要求。

一、坚持原则,确保必要交通出行。按照工作安排和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域公共交通运力,确保就医、保供、复工等人群必要交通出行。

二、确保安全,慎重中高风险区域出行。目前,原则上暂不恢复中高风险区域公共交通运力,针对外出就医等特殊需求,可通过出租车95128服务热线(外地手机拨打029-88616457),以出租车、网约车为主,以“点对点”方式提供应急交通保障。

三、适度有序,保障低风险区域出行。

地铁行业在保障医务、防疫、应急等工作人员出行的同时,根据低风险区域客流变化,适时调整运力,择机恢复社会化运营。

公交行业针对高校学生、农民工、滞留人员等特殊群体,在重点做好“点对点”定制化运输基础上,有针对性逐步恢复区域性公交运营。

出租汽车行业优先保障特殊人群就医需求,适时增加社会面运力,有效保障市民出行。

客运站场要结合运力需求,提前分析研判,落实站场、车辆、设备消杀和司乘人员防疫等要求,做好适时评估、复工复运准备。

四、动态调整,严格落实防控要求。

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对乘坐人员要求查验一码通(绿码)、测体温、戴口罩。所有运营场所(站)要落实场站、车辆、设备消杀制度和防疫措施,并做好从业人员核酸筛查,加强自身防护,切实把好公共交通安全关,严防疫情传播。

以上公共交通运行方式是现阶段过渡性措施,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将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随时进行调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