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久违了,西安!

2022-01-23 13:13:21   

9416343_75d6856d-c339-4b6b-82dc-f8593daa82ac

1月21日,工人们在西安曲江新区悬挂大红灯笼,迎接新年。记者 袁景智摄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西安的烟火气,也愈来愈浓了。

“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航天基地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1月22日,西安人的朋友圈一大早被这样的消息刷屏,又被下午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掩盖:预计1月25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西安全市将全部降为低风险地区,除个别封控、管控点位外,其他区域都将恢复常态化防控。

“今天是个好日子”“生活终于回归日常”……人们带着欣喜,带着激动,从家门、小区门走出来,从疫情初期的紧张不安中走出来,走进市井繁华,走进热气腾腾的生活。

9416343_bf80c834-121a-479f-b08f-03bc64bfd537

1月22日,西安街上快乐的市民。记者 袁景智摄

久违了,那些曾经的烟火。

街边店铺里,热腾腾的馒头刚出笼,冒菜在锅里欢快地翻滚,那弥散的香味,慰藉的不止是肠胃;肉铺菜摊前,脆生生的蒜薹,红扑扑的胡萝卜,绿油油的黄瓜,新鲜的牛羊肉,光看着,就让人欢喜;胡辣汤、肉夹馍店前,人们早早就有序排起了长队,虽然戴着口罩,但却藏不住挂在眼角眉梢上的笑。

9416343_dbe3de68-6e7e-4116-a975-1d939ba954bf

1月22日,西安市城区多地开始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回坊多条街巷也开始了复苏,不少商家已经开门迎客。记者 赵晨摄

久违了,那些习惯的日常。

上班族抖擞精神,开始规划周一的工作,新一年的目标赶紧定下来,只要想奋斗,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返乡的人正有序办理离市证明,那几回回梦里看到的故乡,如今只剩下一张车票的距离;姑娘们做头发,买衣服,做美甲,过年三件套一样都不能少,虎年更要虎虎生威;二环路上刚解封居然堵车了,司机们没有抱怨,反而满心欢喜。

9416343_3afbe4d4-3937-4840-9dd2-0f408a41a723

1月21日,西安市曲江新区街头。记者 袁景智摄

久违了,那些惊艳千年的长安盛景。

你看,长安城的晨钟暮鼓,依然悠远沧桑,大雁塔的夕阳晚照,依旧从容辉煌,曲江池畔的笛声,还是那么婉转悠扬。那轮千年长安月,照见过“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照见过“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洒脱,照见过“九天阊阖开宫殿”的繁华,也照见过,这个冬天,长安城里的那些勇毅担当,热血赤诚;那些白衣执甲,义无反顾;那些守望相助,故土深情。

9416343_dda7ad47-0e76-411d-9720-26b7f46b0fdb

1月21日,夜幕下灯火璀璨的西安市曲江大唐不夜城。记者 袁景智摄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身之所在,目之所及,一切都是这么熟悉,一切都是这么平常,可为何看着,看着,就让人红了眼眶。

西安,我们的城。这座城,浸润着周秦汉唐的荣光,也记录着人世间的琐碎日常。这座城,镌刻着老秦人的不屈和倔强,也见证着梦想的拔节生长。这是我们无比眷恋、深深爱着的家乡。

坚定、坚守、坚持,我们经受了,一场战役的考验和洗礼。

从容、乐观、坚韧,我们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英勇和顽强。

冷清与热闹,孤寂与团圆,挺过了风雪,熬过了冬霜,对比之后,我们更加珍惜眼前平静又普通的美好。

9416343_73c25c21-42cf-43bf-82d7-6310fa3e1583

1月21日,夜幕下灯火璀璨的西安市曲江大唐不夜城。记者 袁景智摄

站在西安街头,看着这怎么也看不够的风景,听着这座城市的脉动,才发现,车水马龙,人间烟火的背后,是团圆,是幸福,是国泰民安。

此刻,战疫并未结束。西安城里,还有许多人在继续坚守。一扇扇窗户后,是一双双坚定的眼,是不惧风雨、抗疫必胜的信念。线上下单的年货已经在路上;炸丸子,蒸馒头,居家营养得跟上;练太极,上网课,从容过好每一天。虽然封闭在家,但咱不怕,也不愁。

9416343_c0471bed-83c4-4fbe-956d-ee42559dd55e

天地辽阔,山河远大。

岁月如初,长安如故。

那些不能打败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久违了,西安。

久违了,我们的城。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