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安心!2021年四川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4%

2022-01-24 14:04:00   

1月24日上午,四川省2021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四个最严”总体要求,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培育工作,严守安全底线,瞄准优质高线,标本兼制(治)、创培兼顾、产管并举,全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4%,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服务新冠疫情防控大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QQ图片20220124131138_副本.jpg

发布会现场

聚焦“产出来”,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

记者了解到,2021年四川在全国率先成立四川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遴选农业农村领域65位专家作为委员,聘请5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发挥智囊团在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技术牵引和支撑作用。同时,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遴选荥经县、大安区、蒲江县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构建与推广应用试点,荥经县作为全国4个整县推进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县,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此外,继续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制修订。新立项标准23项,新发布标准36项,现行有效标准836项,占省级地方标准一半以上,位居各行业首位,重点优势产业基本实现“有标可依”。组织好高品质产品认证申报。全省新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0个,累计获证产品55个。

聚焦“管出来”,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

继续深化“两个创建”。组织开展9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0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动态复审工作,巩固提升创建成效。新增盐亭县、翠屏区、名山县、简阳市启动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二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建立健全乡村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三是不断强化监测预警。围绕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发展,精心布局监测计划,全省农业农村部门食用农产品定量检测量13.866万批次,达到1.65批次/千人。省级组织实施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县域监测和飞行检查等5项监测,共抽检样品4.2万批次,其中,例行监测农产品样品13906个,蔬菜、水果、茶叶、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3%、99.0%、99.2%、99.6%和99.1%;专项监测粮油、蔬菜、水果、茶叶、鸡蛋、猪肉、水产品、现代农业园区、种植业产品及产地协同和“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农产品等样品8653个;监督抽查各类农产品样品5733个,检出不合格样品112个,问题发现率1.95%;县域监测各类农产品样品14027个。针对各级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及时通报并督促市(州)查找问题根源,做到了风险监测问题产品查明率100%,执法抽样问题产品查处率100%。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部署启动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采取“一次全面摸底、一套治理方案、一套网络体系、一轮集中宣传、一轮拉网排查”五个一举措,推动三年行动顺利开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首次举办“四川农安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农资打假工作,组织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全省出动执法人员20.7万人次,检查主体18.1万家次,查处问题1421个,查办案件1235件。

聚焦“严起来”,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加快推行合格证制度。支持21个县开展达标合格证制度示范,建设标杆主体46家、市场“准入制”试点57个。在全省广泛推广“合格证+追溯码+品牌Logo”模式,全年6.7万家主体开具合格证4750余万张。二是全面推广追溯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试行“扫码领红包”追溯推广模式,积极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推广追溯。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四挂钩”机制,全年新增1.65万家主体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录入产品批次信息241.8万条。支持20个县开展追溯示范,建设示范企业200家。三是严格落实“两个名单”制度。严格落实“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56家主体列入四川省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

聚焦“强起来”,提升体系队伍能力素质

坚持检测机构认证管理“三联合”模式。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继续实行联合推进“双认证”、联合开展能力验证、联合实施监督检查“三联合”管理模式,持续规范农产品检测机构运行。我省现有208家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成功举办检测技能“大比武”。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举办2021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21个市(州)的126名选手参赛,评选出2个项目(工种)第1名共2人、四川省农业技术能手28人、优秀选手60人。三是扎实开展业务提升培训。举办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农业农村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授课,培训业务人员225人。采取远程授课方式,邀请专家就新版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进行专题讲解,3.4万人在线培训。开展检测技术实训,把培训课堂搬到实验室,实行“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分级实训市县检测技术骨干311人次。

聚焦“立起来”,提升“川字号”农产品竞争力

创新品牌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川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座谈会,赴成都、雅安、遂宁等地深入调研,做好“十四五”农业品牌发展规划,探索建立四川农业品牌目录制度,首次发布四川农业品牌发展报告。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支持遂宁红薯、资中血橙、邛崃黑茶等30个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创建,重点培树一批优秀农产品品牌。组织品牌主体参加评选评价,丹棱桔橙、攀枝花芒果等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入选“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榜”。安岳柠檬、通江银耳等15个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及品牌价值榜单。三是加强品牌营销推广。搭建“川字号”优质品牌农产品云上展览馆,遂宁鲜、天润雅安、巴食巴适、等10多个大品牌先后入驻,实现报团取暖、线上展销。联合省乡村振兴局、省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举办中国·四川第二届国际直播电商节,线上推出“云上品牌直播节”,直播带货销售产品200余种,销售额达2500万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