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杨凌农科专家:”两点一线”育种忙

2022-02-07 18:50:00   

新春走基层,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杨凌农科专家董育红在春节假期里单调而充实的蔬菜育种生活。正月初五一大早,和往常一样,董育红从家里赶到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开始了给油菜花的育种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207184841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 董育红:每年这会儿刚好就是油菜的开花时期,是我们油菜育种的一个关键时期,大家基本上每年都这样坚守在这块。董育红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要完成近10万个花序的授粉作业。近5年来他们团队育成了23个油菜新品种,油菜产量和出油率都大幅提升,其中“秦优1618”号油菜品种的亩产量达313公斤,创下黄淮区的最高纪录,新增经济效益约12亿元。一个上午下来,董育红做了100多个花序的授粉套袋,虽然累得整个人像散了架,但他说自己早就习惯了。回到家里,老母亲一碗热气腾腾的油泼面让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 董育红:你看咱今这油泼面吃了是不是香得很,这个油是我们自己育成的双低优质油菜籽榨成的菜籽油,它的营养价值实际上与橄榄油很接近……董教授说的“双低”油菜,是指低芥酸,低硫苷,被称为"最健康的油",这正是董育红团队育种的目标和方向。下午,他要在实验室和同事对上午的样本进行标记检测,通过基因编辑、小孢子培养等手段,争取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 张彦峰博士:小孢子技术就是我们在油菜上用了一个现代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我们原来的杂交育种过程,创造一个材料需要五年的时间,而这个仅需要半年时间,为我们育种节约了四到五年的时间。

微信图片_20220207184846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育种研究室主任 董育红:力争陕西关中这一块,我们黄淮区的这个油菜的产量水平,从240公斤左右能提高到280公斤,含油量能从43%左右提高到48%,为我们省和我们国家的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