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90后“新农人”的创业路

2022-02-09 10:34:00   

7年前,90后青年李超怀揣农业梦,从陕西武功来到毗邻的“农科城”杨凌,开启了自己的漫漫创业路。7年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向专家请教,从网上学习,李超俨然从一名农业小白蜕变成半个专家。

七年来,变的是从白皙到黝黑的肌肤,变的是从青涩到老练的农技,不变的是他那颗坚定的农业梦……

春节期间,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每天早晨七点,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超就来到合作社的种植大棚,无花果、草莓、桑葚……望着各个温室大棚里长势旺盛的特色果蔬,李超干起活来格外得劲。

微信图片_20220209103033

Δ李超正在无花果棚内查看着无花果生长情况

“这些日子,正是草莓采摘的关键期,每天不仅要采摘草莓,为杨凌当地的客户送货上门,还要管理桑葚和无花果等大棚。”说起连日来的忙碌工作,李超侃侃而谈,对踏入农业这行颇有感触。

刚来到杨凌“农科城”,李超先后辗转了多个村子发展产业,五泉镇的汤家村、揉谷镇的白龙村,都有着他曾经奋斗的痕迹。从苹果、梨到桃等果蔬,他都尝试过种植,几年下来,李超发现,传统种植不仅投入大,市场波动也大,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如果再继续传统种植,将来的路会越走越窄,传统产业市场接近饱和,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改变迫在眉睫。”年轻气盛的李超意识到这点后,立刻转变思路,思考着如何才能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来赚钱。

做农业不易,而要坚持下去则更难,但李超心里很清楚,“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用心去做,坚持才能有收获。”

为了转变自己的发展模式,李超到处学习特色农业产业模式。先后接触到了彩色软枣、无花果、八月炸等特色产业。同时,学习到了新的种植模式后,他还种植了樱桃、草莓、葡萄等果蔬。如今,在李超的悉心经营下,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微信图片_20220209103038

Δ李超的桑葚种植大棚内生长旺盛的桑葚

通过不断引进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学习新型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上,李超积极与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联合体,通过实施推广标准化过程管理、产品检测检验和质量安全追溯,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通过品牌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李超种植的农特产品已销往西安、咸阳以及杨凌周边多个县区。

“创业这些年来,从起初的试验到如今的示范、推广,我觉得选择农业这条路没有错。”李超说。

“新农人”忙起来不着家,这是常态,而李超也是如此,“从2021年5月1日开始,我和媳妇两个人就一直在忙活着,根本顾不上回家看望孩子和父母,想父母和孩子了只能视频。”李超调侃道,“买的房就像住酒店一样,只能偶尔住一次,大多数时间在棚里,做农业真的不易!”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每天要按时对大棚加温。冒着零下的温度,顶着夜晚的寒风,这些都已成为常态。“要想做好农业,及时的管理好温室大棚,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李超说。

每当到了果蔬采摘季节,看着每天为客户配送的农特产品,看着微信支付里的到账越来越多。李超说,“有收获,再苦再忙也值得。”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王朝阳  李煜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