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09:54:46
三年前,五泉镇绛南村农民张能侠种的西红柿,只卖六毛钱,就这,买的人不多,不得不凌晨摸黑起床,去周边县区售卖。
如今,张能侠的西红柿不仅能卖到四块钱一斤,而且客户专门跑到棚里来拉,供不应求。
这么大的差距是啥原因?种了十年西红柿的张能侠说,这还是沾了新品种的“光”。
“今年种的是普罗旺斯,最近刚上市,已经卖了三四次了,价格比普通柿子高三到五毛钱。”在温暖的大棚里,52岁的张能侠忙着给西红柿打岔。说起今年的丰收,她喜笑颜开。
张能侠是一位有十年经验的西红柿“资深”种植户。多年经验让她对西红柿的习性、病害等情况了如指掌,地里的活难不倒她。去年,她听说“普罗旺斯”这个品种口感好、销量大,于是在百米大棚里自己育苗、试种。经过一个冬季的孕育,一颗颗“红光满面”的西红柿挂上枝头。凭借着良好的品质和信誉,往年的顾客早已打电话提前预定。这让她更是喜上眉梢。
“以前销售最让我发愁,”张能侠的记忆回到三年前西红柿卖不出去、想放弃种植的灰心时刻。“那会最多才卖五、六毛钱,说好的客户两三回就不来了。没办法,凌晨拉到周边卖,最后便宜处理了。农民不种地吃啥?还得硬撑着呗。”张能侠一声长叹,脸上的皱纹好像记录着往日的辛酸。
“这两年不愁卖,去年整个棚都被客户拉完了,今年又打电话要柿子。照现在的价钱,今年收入能上3万。”话锋一转,张能侠又笑了起来。
那一个个用勤劳双手摘下的红柿子,就像张能侠未来的“红火”日子,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