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我的“种子”梦

2022-02-23 17:36:27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赵瑜

儿时的梦想

我出生在甘肃省永登县山区农村,从小喜爱大自然,更喜爱农民种的庄稼,看到村上农民从早到晚辛勤地劳作,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生活,这些景象在我幼小心灵深处刻下深深的印记,暗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做让农民多打粮食,能吃饱穿暖的事情。以后便走上了学农兴农之路,每走一步都想着如何圆自己儿时的梦想。

求学之路

小时候我的家乡没有学校,到了上学年龄,家人送我去村上一位老先生办的私塾读书,11岁那年又送我去离家60里之遥的连城公办小学,插班四年级上小学。

1949年,小学毕业,全国解放的炮声刚停,我从家乡小山村走出来,沿着学业增长的阶梯,在永登县唯一的一所中学上初中,1952年初中毕业,考入甘肃省重点学校“兰州一中”上高中。

高二时看了前苏联描写伟大生物学家米丘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事迹的电影《米丘林》,受到深深启迪,便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55年,高中毕业,我的高考成绩达到当年全国招生的清华、北大、北农大等7所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我以第一志愿报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开始学农。

育种事业定位点的选择

1959年,大学毕业,我放弃留校机会,遵照恩师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蔡旭院士“搞育种离不开土地和农民”的教诲,认准我国第一个小麦品种“碧蚂1号”的故乡“陕西武功”,在毕业分配表上填上“陕西”。分配到陕西后,开始并未如愿到武功,省上安排我去省农业厅工作,我只好在认真工作的同时,找机会向领导谈自己的理想和要去武功搞育种的请求,由于我的死磨硬缠,终于得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10个月后同意放我去武功,领导问我“你想去武功那个单位?”我有个固执的想法,不愿去当时的西北农学院和陕西省农科院等大的育种单位,就想去个条件较好的小单位,用自己所学独立搞育种。据此,地处武功的“陕西省武功农业学校”(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首选,所以给领导说:“我要去武功农校”,就这样如愿调到陕西省武功农业学校,边教《作物遗传育种》课,边利用教研组一小片农作物标本地和育种实验室简单的仪器设备,从零起步开始了小麦育种研究。由于是自立课题,不可能有什么科研经费,只能自己生活拮据,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尽量节省一些维持科研事业不致中断;也没有什么设备,所有工作全部都是手工操作。艰难的育种条件,自然形成了“少投入,高命中率”育种法,反过来指导育种事业创新发展。

1965年春,省上将距学校30公里,地处偏僻农村的“扶风豆村农场”划归学校作为教学试验用地。我首批到农场进行实践教学。当时这个农场除了一些土房草棚,就是大片黄土地,条件十分艰苦,连吃水都要从几公里外的县城拉运。学校一些年轻人戏称豆村农场是学校的“西伯利亚”,而我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却看中这片土地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质良好,降雨量适中,气候适宜,不仅能代表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而且对黄淮同类生态地区也很具代表性,认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搞育种的“宝地”,决心就在这里定位扎根,坚持搞下去。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后,为了寻找育种事业的定位点,我又循着和类似求学之路相反的轨迹往下走,从北京到西安,从西安到当时的乡村小镇武功(现杨凌),又从武功到地处偏僻农村的豆村农场,回到生命的原点,为了钟爱事业,一待就是几十年,走过了一条倒“V”字形人生路。

艰难岁月

我到豆村农场起初八年换了三个地方都是半间烂房,1970年春省上把农场划给了外单位,当时所有育种材料全在试验地,正在拔节生长,一派生机,我徘徊在试验地边,心急如焚,思绪万千,如果就这样把试验地交给外单位,人家当粮食收了,多年辛勤劳作成果就会毁于一旦,付之东流了。

为了能保住育种试验地,我不停往返于农场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和省上有关部门交涉,农场60亩育种试验地保住了,省上决定,将这一料育种试验收了再交地。这样我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保住了育种材料,就保住了命根子,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为了守住这一料育种试验,经学校联系,我搬到农场附近一个生产队,住进一个农家半间小屋,吃起“百家饭”,每天往返于住处和试验地进行日常的观察记载和田间选育工作,白天好过,夜里躺在农家小屋土炕上,心潮涌动,思绪万千,孤独和失落感一次次涌上心头,可每每想到自己钟爱的事业,想到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我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苦也要坚持,困难总会过去。

在这个农家小屋我整整度过了120个日日夜夜。

这料试验收获后,为了不改变育种基地的生态环境,我还是没有回学校,经领导联系安排,我搬去和豆村农场同一生态地区的“扶风巨良农场”继续搞,这个农场和豆村农场条件基本一样,除有试验地,宿办还是半间烂房。

也许是我的坚持感动了上天,3年后,根据中央文件精神豆村农场又归还给学校,我又回到为之付出、为之牵挂的这片深情的土地上。

回报家乡

关爱家乡之情人皆有之,为了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农业科研工作为家乡永登县农业发展做些有益之事,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利用育种基地陕西关中和家乡甘肃永登两个不同生态地区农事季节的时间差,每年挤时间去永登几次,在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跑遍全县所有乡镇,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了不同生态区域的第一手资料,经分析论证,将全县划为三大生态农业区。为使各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分区域提出一些构想,得到县委、县政府和有关各级业务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同心协力逐步实施:

1、县西部山区:这一广大地区气候冷谅,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良好,是马铃薯适生区,也是主产区,但由于品种退化等原因限制,生产水平很低。为此我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青薯2号、6号等新优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经试验产量倍增,2005年在县上最佳适生区黑龙村建立整村推进示范区3000亩。良种良法一起推广,长势喜人,全村平均亩产由原来的1000多公斤,一下提高到2500公斤以上,而且品质和商品性都很好。县上通过现场观摩会,举办培训班、印发材料等多渠道宣传到全县各马铃薯产区,推动生产上了台阶。

2、县中部庄浪河、大通河流域:这一地区是灌区,生产水平高,是春小麦主产区,我分析由于气候变暖,将这一地区的春小麦改种冬小麦完全可行,为此从陕西和黄淮及北方冬麦区引进多个冬小麦品种,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逐步扩大推广,实现了当地小麦种植制度的变革,大大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随后又发展到兰州市周边同类生态县区。

3、县东部“引大入秦”灌区(现划归到兰州市):为了改变这一广大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国家投入巨资,历时十八年,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跨流域引入永登县东部的秦王川地区,千年旱塬变成水浇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灌区只在当地春作物生长期放水,其它季节上游关闸停水,当地群众依然是半年欢喜半年愁。为使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水利效益,我经过全面实地考察,提出“长藤结瓜”工程,将历史上当地群众修建抗旱砂地,就地取砂所留下的数以万计的大小砂坑变废为宝改建成水塘。永登县按此构想申请省和国家项目支持,几年间修建大小不同的水塘1300多个,作为引水工程的辅助水源,变季节性供水为常年均衡供水,一是促进了多元农业、养殖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以水养活树木,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

照准目标矢志不渝

在前进路上,每每遇到可能改变人生道路轨迹的十字路口,不论遇到多么好的机遇,我从不动摇,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983年,学校和省上领导来豆村农场动员我担任学校领导,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我毫不动摇地对领导说:“感谢领导对我的重用提拔之意,育种研究是我的人生目标,我要坚持在这里搞下去。”婉言谢绝了。

1996年到了退休年龄,我怎么也放不下为之奋斗几十年的事业,思虑再三,冒昧向时任陕西省省长写信,汇报了我扎根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地坚持几十年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情况,请求在豆村农场继续搞下去,选育新的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再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没想到我的请求很快得到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我就坚持坚守至今。

2011年,省上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领导来豆村农场看望慰问我,看到我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简陋,便对陪同前来的杨凌示范区和学校领导说,“在杨凌给赵老师新建一处育种基地……”,事后杨凌示范区领导两次找我说此事,我说“豆村农场条件再苦,我几十年习惯了,还是在这里好……”又婉言谢绝了。

2013年,学校领导依托原农业部“武农986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就地新建了育种基地,改变了育种条件,提高了技术手段,为育种创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基础。今昔对比,我心潮涌动,特地写了一副对联“忆往昔岁月沧桑路艰难,看今朝阳光雨露天地宽”。

耕耘与收获

回首往事,为了追求钟爱的事业,我舍优从苦,把自己从都市“下放”到农村,深深扎根黄土地,植根于农民群众之中,艰辛育种几十年,先后育成9个小麦品种,服务三农,惠及民生,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我开始育种的第9年,根据当时的生产需求所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武农132”在豆村农场这片土地上脱颖而出。当时生产上品种匮乏,该品种不仅很快成为陕西关中地区的主栽品种,而且还推广到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甘肃等省区,生产应用10多年,累积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深受农民欢迎。1978年,科学的春天,我被推选为陕西省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受到邓小平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同年,该品种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

1980年育成抗吸浆虫品种“武农99”,在陕西关中和黄淮同类生态地区推广种植,有效控制了虫害流行。

2009年育成第五个品种“武农986”,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品质优,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12年和“陕西老牛面粉生产企业”合作研发出“武农986纯天然面粉”,不加任何添加剂,粉质白亮,筋度高,食味好,麦香味浓,可制各种优质面食品,先后送陕西各地和北京、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有关部门品尝鉴定,以其优质、健康、安全、放心,受到普遍好评。

小麦育的周期长,难度大,按照常规育种方法,育成一个小麦品种,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了加快育种步伐,1978年陕西省农业厅给扶风豆村育种基地修建了一座半地下室小麦育种加代室,其主要功能是人工模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的光温条件,使冬小麦自然生长发育时间缩短一半,一年两代。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

2021年,一年之中有三个品种通过陕西省和国家审定,其中矮秆、早熟、优质品种“武农66”通过陕西省审定;大穗大粒优质超高产品种“武农981”、“武农988”一起通过国家审定,这两个品种是应用远缘杂交方法,历时近30年的潜心研究育成的,其最大特点是大穗大粒,穗粒数60粒以上,千粒重60克以上,茎秆粗硬,抗倒力强,籽粒角质,品质优,抗性、熟性好,其高产性能是其它常规规品种所不具备的。国家按“特殊类型品种”审定,审定当年秋播开始在陕西、河南、江苏、安徽适应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待大面积推广种植,形成生产力,将对提高我国小麦单产和综合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我这一生,主要做了一件自己喜爱又符合国家需要的事情,长期扎根农村基地,选育推广品种,为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做了一个育种工作者应做的事情。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这是激励,更是动力。

遵照习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托基础,不懈努力,力争再育新的更好品种,实现可持续发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