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5 16:15:47
听说,未来最先吃到全世界最新品薯条的地方在中国杨凌。
于是,薯条爱好者们坐不住了。
一座小城,咋就和薯条“杠”上了?
这,还要从杨凌招引的一个大项目说起。
2022年2月7日,虎年春节上班第一天,杨凌麦肯“速度1期”项目破雪开工,引起全省关注。
“麦肯,是种小麦的吗??”
“不不,是土豆!”
麦肯“速度1期”项目也称“麦肯马铃薯加工产业园”,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麦肯食品是全球薯条生产行业的“领导者”—— 目前,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薯条都来自“麦肯”,而已在杨凌落地的这个项目,将成为全中国最大的薯条生产加工项目。
哇塞,马铃薯里有“矿”!如今“矿山”已经落户到了杨凌!
长面子!这下,杨凌确实给咱陕西Die了个大活。
招商就像“谈恋爱”
路遥曾说过:“人只有初恋般的热情,才能成就某种事业。”
这个“超赞”项目,历经两年数十次的艰苦谈判。项目背后,是一支“懂产业、通政策、善谈判、勤服务”的杨凌招商铁军,他们以全球视野研判项目,“虎口夺食”般跟踪项目,攻坚克难保障项目,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让杨凌在激情与速度、温度与内涵、情怀与担当、创新与质量、举措与成效中,揭开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新帷幕。
前几天,和杨凌一位曾负责“麦肯”项目招商的朋友聊天,她笑着说:“参与招引麦肯全球性大项目的时间长了,我有时候真怀疑我好像不是杨凌管委会的人,倒像是麦肯集团的人,为了让项目落地,每天东奔西跑,像打了‘鸡血’一样。上一次这么激动,好像还是大学谈恋爱的时候”。
招商引资不能靠“喝大酒”“乱承诺”“大糊弄”“小忽悠”,尤其是,要引来全球最大的冷冻薯条生产商这么一个大企业,更如同愚公移山,杨凌,只能“拼环境”“拼服务”“拼效率”,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有一次,一位杨凌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在帮助麦肯推进项目时,在一个环节中遇到困难,最后连她自己都有些泄气。然而,一位老同志的话让她又鼓起了勇气:“项目涉及的一些工作,虽然头绪多,但总归要解决的。我们辛苦一点,企业就容易一些,如果我们不迎难而上,问题交到企业手里,他们还是要面对。作为企业的‘店小二’,棘手问题不能留给企业去‘头疼’,我们多做点虽然辛苦,但企业就能多些方便。”
自古“套路”难长久,唯有“真情”得人心。正是发扬过无数次“我为企业当管家”的“店小二”精神,最终才使麦肯方面认定了杨凌。
项目原始地块
攻坚
麦肯“嫁”到杨凌,“一波三折”不足形容,一波“千”折毫不过分。
作为国际性大企业,麦肯在前期项目考察全过程中,严谨的工作作风、超强的计划性和近乎苛刻的细节把握,给杨凌招商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杨凌跟踪“麦肯”项目的业务负责同志,展示过这样一张表,在这张“麦肯”项目从征地直到交地的流程表中,“麦肯”集团方面将每一个环节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抠得很细,项目开展的每项工作,都被企业细微地梳理到“发梢”。
一次,项目因故需重新敲定项目选址,时间很紧,若杨凌方面不能尽快研究、敲定项目地块,项目便有“流产”“泡汤”的风险。
面对这个情况,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临时推掉所有会议,现场拿起地图,紧急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了问题。谈起这次像“打仗”般惊心动魄的经历,杨凌方面参与的同志都记忆犹新。
类似这样“彭总作战”的情况,在项目推进全程中并不罕见。杨凌,以务实姿态重视招商、诚心招商、热心招商、激情招商,“杨凌营商”渐成佳话。
麦肯“速度1期”项目重新选址
自项目协议签订以来,杨凌第一时间组建了以管委会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专班,协调解决项目问题,仅半年就召开专班会议24次,在省商务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规定时间节点内,高效率地保障了项目落地实施。
此外,“麦肯”项目选址地块在未清理前,南北高差大,中间沟壑纵横,兼有水厂、液化气站坐落,再加之土地上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广,最初并不具备建设条件。对此,杨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完成土地统征,项目用地清表,迁建等工作。面对土地交付等方面的艰巨任务,示范区、杨陵区两级各有关部门直面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最终高质量完成了土地交付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
平整后的项目用地
杨凌,有蘸水面的“宽柔”,也有金刚石的“硬锐”。
在项目谈判过程中,在一些涉及核心原则的问题上,杨凌始终站稳立场,据理力争,在谈判桌上既争取到合理权益,又赢得了企业的尊重。
速度——让项目进度跟上城市期盼
麦肯项目的选址,在杨凌高速口附近。从麦肯“速度1期”项目现场飘扬的旌旗望过去,车潮如浪驶入连霍高速,催人前进。
也许,麦肯在杨凌注定将与“速度”结下不解之缘。
细心的人一定会问,麦肯在杨凌的项目为啥叫“麦肯‘速度1期’”?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字。
在项目招商攻坚阶段,杨凌示范区10次组团赴上海、哈尔滨与麦肯方面进行多轮谈判。
在项目选址和尽职调查环节,麦肯集团全球总裁、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裁等高管近30批次到访杨凌实地考察,先后考察10宗用地,总面积4930亩,国际知名第三方公司先后4次尽职调查,评估指标600多项,杨凌示范区30多个部门参与了此次尽职调查,并在第一时间提供了相应评估数据。
最终,项目比集团原计划投资落地时间提前近1年。
因此,麦肯集团在全球30多个项目中,毅然决然地将这个项目单独命名为中文拼音“SUDU”。跨国企业用中文“速度”的拼音“SUDU”命名项目,是全球性大企业对杨凌的认同、对杨凌营商环境的认同,更是中西方文化深度交融的现实写照。
未来
在“土豆翻身当主粮”的全球化粮食消费转型背景下,马铃薯已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引进一家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
“麦肯”项目的开工建设,未来将作为杨凌“链主”企业极大地带动全省乃至全国马铃薯新优品种种植、冷链运输、仓储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杨凌农业深加工项目建设也会因此迈上新台阶。
未来,“麦肯”新设工厂也将在杨凌优先用工,解决当地大量就业。
未来,随着“麦肯”项目的开工,将有一批“老外”在杨凌生活。跨国企业与杨凌这座国家级示范区将在城市功能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相互融合。杨凌,会更具有国际范儿。
未来,杨凌的格局,不只是“给每根薯条一个家”,更要“给国内外每个适宜的好项目一个家”。
坊间,大家对杨凌土地资源能否承载未来发展存在忧虑,对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也尤为期盼。无疑,在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杨凌还要破很多难题,开更多新局。
2月9日,距离“麦肯”项目开工才过去不到48小时,杨凌示范区“听取各部门(单位)破题开局工作情况汇报专题会议”便迅速召开了,会期三天,议程扎实,“干货”满满。
看来,“杨凌产业”还要演绎更多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