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15:34:57
经历几年失败后,海南反季节小龙虾养殖技术取得突破。
南方农村报讯 2月下旬,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大坡村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基地迎来了小龙虾开始陆续出塘。该基地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当地农民合作打造。
随着地笼上岸,一盆盆活蹦乱跳、干净壮硕的小龙虾展示在大家面前。养殖户一个熟练的甩笼就收获了12斤多虾,这是自海南引进小龙虾以来的最高笼捕量,现场小龙虾专家估计亩产在250-300斤,产值过万元。由此,可以看做海南反季节小龙虾养殖成功。
“今天最大的虾有一两多重,大虾塘头收购价65元/斤,中虾收购价是49元/斤,提前就被预定一空,市场上供不应求。”合作的养殖户高兴地说:“海南反季节小龙虾价格高,照此估计利润可观,今天心里有底了,打算再扩大100亩。”
通常在冬季,市场上鲜活小龙虾就绝迹了,偶见的商品虾价格极高。然而,在海南养反季节小龙虾,却有过深刻教训。2012年,就有内地养殖户前往海南投资反季节小龙虾,2017-2018年达到投资高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海南省反季节小龙虾养殖面积接近上万亩。但是却出现多次养殖失败,令人望而却步,2019年海南反季节小龙虾养殖剧减90%。
面对反季节小龙虾的难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王冬梅研究员承担起技术攻关任务。她带领团队通过完成2018省重点研发项目“淡水小龙虾引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其他科研项目,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实现引种成活率达80%。
在大田实验过程中,王冬梅团队解决了水草种植及主要敌害生物防治与驱离,使小龙虾养殖成功在海南落地,建立了“小龙虾菌-藻-草原位净化生态养殖技术”。此项技术利用有益菌、小球藻、水草三位一体净化小龙虾养殖水体,构建优良、稳定的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极少使用药物,有效保证了小龙虾绿色健康、品质优良。该技术入选了海南省2021年农技示范推广项目,此次养殖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反季节小龙虾养殖技术在海南的可行性。
反季节小龙虾养殖技术的突破,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稻田和淡水池塘收益,还有望解决撂荒稻田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在海南有望形成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可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王冬梅表示,在推广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的同时,还打算开展小龙虾本地种苗繁育技术研究,要竭尽所能将反季节小龙虾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出海南的品牌,充分利用科研技术和成果支撑海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闯出一条绿色、高效的产业发展路。(张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