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小麦早春病虫草害防治做好这三点

2022-03-07 15:30:00   

目前,随着气温的回暖,陕西省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的小麦已普遍进入返青期,此时正是防治麦田杂草,压减小麦越冬病虫害基数的关键时期。

针对目前的状况和如何做好陕西省小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应,记者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王保通。他分析到陕西省去年小麦秋播前后遭遇连续降雨,小麦播种普遍偏晚,特别是省东的渭南、西安和咸阳等地,有的田块播种期甚至推迟到11月底~12月初,造成小麦出苗晚,相应的田间杂草出苗也推迟,冬前杂草苗龄小,甚至没有出土,到后期天气变冷后,陕西省绝大部分小麦田已不具备化学除草的温度条件,所以陕西省大部分麦田未能进行冬前化学除草,给早春麦田除草带来巨大压力。另外,2020年和2021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虽然在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农民朋友的多次防治后,有效的控制了条锈病的危害,保障了小麦的丰收,但是,也付出了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惨重代价。去年秋冬季,在全省各级植保部门对全省小麦产区的普查中,发现在部分县区的小麦秋苗上已有小麦条锈病发病,在春节过后的普查中,陕西省宝鸡陈仓区、眉县和岐山等县区又发现了小麦条锈病的越冬田块,发病的麦田均有发病中心,而且发现的时间也早于常年10天左右。虽然发病的田块比较少,但也说明条锈病菌在关中麦区已成功的越冬,小麦条锈病在陕西省的流行几率仍然很高,不容忽视。第三,随着近年来降雨带北移和玉米秸秆还田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小麦茎基腐病在陕西省小麦产区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成为威胁小麦生产的又一大病害。

为此,做好陕西省小麦田病虫害防治应,王保通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抓住小麦拔节前的关键时期,对冬前未进行化除的麦田立即进行化学除草。小麦田杂草已成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生物灾害。它可以与小麦争水、争光、争肥和争空间,影响田间小气候,一般情况下,给小麦造成10-30%的产量损失。因此,目前各地要认真做好小麦田杂草的防除工作。针对小麦田杂草种类选择针对性的除草剂品种,施药时,气温要稳定在10℃以上,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到下午4点之前喷药。施药时要用足水量,均匀施药,防止重喷漏喷。应该注意的是,小麦拔节以后应禁止化学除草。因为小麦拔节后对除草剂特别敏感,此时再用除草剂的话,会给小麦造成严重的药害,轻者造成叶片发黄、抽穗困难,重者可能造成小麦抽不出穗。同时,此时用药还可能会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

二是,鉴于小麦条锈病具有暴发性和大区流行的特点,做好早春小麦条锈病监测,开展“打点保面”,对于压减条锈菌越冬的菌源量和控制后期小麦条锈病的大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植保部门要做好小麦田条锈病监测工作,要利用好3月上旬这个关键时期,对本区域小麦田进行普查,掌握好小麦条锈病早期发病情况,尽早发现,及时防治,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对于已经发病的麦田要进行全田防治,如果田间条锈病发病中心多,应对周围田块也进行预防。同时,根据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要做好后期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控的准备工作。一旦田间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1%时,就要进行大面积统防统治。小麦条锈病防治必须强调一个“早”字,如果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小麦条锈病就很难防得住,有的甚至打3-4次药也打不下去。

三是,对于去年小麦茎基腐病发病重的麦田,在返青和拔节期使用杀菌剂对小麦茎基部进行一次防治。确保后期不出现枯白穗,给小麦生产造成损失。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全媒体记者 唐艳丽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