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7:10:57
3月4日,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上,示范区科技创新局、示范区金融监管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与教育研究处、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等7家单位进行了发言。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赫思远表示,2022年,示范区科技创新局将以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为统揽,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力求在破难题、开新局上有更大作为。
实施改革创新深化工程,破科技工作系统思维不足之题。一是落实好示范区支持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的各项政策,出台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引,优化政策兑现流程。二是建立与秦创原总窗口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形成与示范区各单位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机制,统筹落实好秦创原建设评价监测指标涉及的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探索形成不同产业创新中心的多种发展模式,完善科技成果产权归属及利益分配等机制,规范产业创新中心运行。四是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公开征集发布重大需求、组织实施科技攻关。
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破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不足之题。一是推动陕西省现代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支持上合组织现代农业研究院开展合作研究。二是推动畜牧产业创新中心实质运行,力争获批陕西省畜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畜牧产业研发试验园区。三是争取中央财政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四是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攻关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旱区种业创新、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创新、节水农业、农业生物安全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实现科技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不少于17项。
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破科技企业数量质量不高之题。一是依托科技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四主体一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二是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健全“政银担”风险补偿机制,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三是持续实施农业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给予精准支持,通过实施种子孵化项目和兑现奖补政策等,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孵化和初创企业成长,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队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以上。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之题。一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秦创原农业板块线上服务平台,推动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中心杨凌分中心运行,发挥好国家(杨凌)技术转移中心、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作用,集聚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杨凌落地转化、产业化示范。二是常态化开展秦创原农业板块“三秦行”和成果项目路演等活动,与西农大、各市深入开展“两地三方”科技推广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省内各市扩散。三是实施孵化载体建设和技术创业行动计划,建立孵化载体动态评价机制,聚焦种业、畜牧、农机装备等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建设一批行业性中试基地、专业化孵化载体。全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40%以上,新招引创新创业团队10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