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15:51:03
杨阳 徐景录
河北省围场县西龙头乡甘沟口村的武朝旭,针对消费者喜好,制作加工满族特色传统美食粘豆包,把金黄软糯的小小粘豆包变成了城市居民的青睐物,带领乡亲脱贫增收。
粘豆包是满洲饽饽的一种。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把粘豆包作为行军打仗时的重要军粮。曾作为皇家猎苑的围场县,家家户户都有做粘豆包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家庭手作粘豆包越来越少。
退伍军人武朝旭看准了机会。2009年5月,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决定回家乡以制作粘豆包为业,创办了朝旭手食品手工作坊。为了提高食品质量和扩大销售量,他先后到粘豆包原产地辽宁学习制作工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习食品包装、营销知识。2010年注册了“甘沟口”商标。经过12年坚持和不断改良,2015年7月,在原有食品手工作坊的基础上,成立了“朝旭食品制造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大黄米粘豆包、年糕、年糕饼等生态、有机食品。为了保证食品纯正的口感,粘豆包全部由手工发酵、包制,大小匀称,皮馅合一,面香四溢,成为居民餐桌上地道又方便的美食。为了提高食品原料的质量,他还带头成立了“黍子种植协会”和“芸豆种植基地”,流转土地500余亩,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优质无公害的黍子、芸豆、红小豆。
如今,武朝旭的大黄米粘豆包系列产品,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并远销广东。营销方面,他们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武朝旭介绍说,他们夫妇二人每天12点之前睡不上觉,因为要接单,早晨4点就起床打包、封箱、发货,每天早7点之前必须发给顾客。
在武朝旭食品公司务工的甘沟口村村民赵春生,从前是贫困户,2016年和妻子到食品公司上班。“企业工资及时发,超额完成任务还有奖金,腊月最忙的时候,我们加班干活,一个腊月挣了6500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日子越过越有劲头。”
武朝旭致富不忘乡亲,优先关照家庭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黍子种植基地”和“芸豆种植基地”,安置了邻村劳动力30人对500亩的黍子、芸豆种植进行管理。随着食品公司的发展,带动本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及邻村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15户贫困户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