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云南直过民族:咖啡变成增收“金豆豆”

2022-03-08 15:53:04   

眼下,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已进入咖啡的收获时节。一串串红彤彤的咖啡果十分显眼,这些咖啡果、咖啡豆让当地众多直过民族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早饭过后,拉祜族群众、30岁的咖农扎拉开着新买的汽车,带着妻子、孩子来到咖啡地采摘咖啡果。“今年咖啡鲜果能卖5万元左右。”扎拉高兴地说。

拉祜族是云南9个“直过民族”之一,他们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扎拉的生活没有太大改善。就是在2015年结婚时,他也只有一间空心砖房,厨房、卧室仅由薄木板相隔。“一个电饭锅、一个电水壶就是值钱的家当了。”扎拉说,通过政府补贴和自筹资金,2016年他重建房屋,改善了居住环境。

随着咖啡致富带头人董燕梅的到来,扎拉的生活迎来转变。董燕梅说,那时咖农不会管理咖啡,每亩地的鲜果产量在500公斤左右,采摘方式粗放。董燕梅带着咖农学习咖啡种植管理技术,同时,她也收购咖农的咖啡鲜果。她通过提高咖啡红果的收购价格,来调动大家分类采摘的积极性,培养群众精细采摘的意识。她还将有发展意愿的群众作为示范带头人,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咖农加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中来。

“咖啡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实保障。”孟连县副县长姚炜介绍,当地围绕生态咖啡园建设、咖啡加工厂建设和推广咖啡园认证等工作,推进咖啡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如今,包括拉祜族、佤族等直过民族群众在内的1.6万户群众都种植了咖啡,面积逾10万亩。

“我们会带着农户进行咖啡果的后端处理,进一步提升价值。”董燕梅说,为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还将打造咖旅融合、咖啡游学路线等,这就要与咖农配合,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云南建立了产业帮扶全覆盖和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机制,让新型经营主体和直过民族群众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发挥带动作用。

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直过民族群众延续了脱贫攻坚期间的产业,并让产业发展壮大。近年来,西盟县大力发展冬季农业,积极做好产业规划,拓展产品销路,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为直过民族群众提供种子、化肥等物资和技术指导,并负责保价收购。目前,西盟县6个乡镇都已种植无筋豆,去年种植面积接近2000亩,帮助农户增收700多万元。云南省乡村振兴局介绍,为巩固直过民族群众脱贫成效,各地通过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方式,让群众树立起“勤劳才能致富,奋斗才有好生活”的理念,因地制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杨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