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国际油价大涨,玉米等粮食价格也上涨,怎么办?

2022-03-09 09:21:48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近日,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煤炭、天然气、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玉米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上涨势头,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介绍相关情况。

我国能源供应有保障

俄乌冲突对能源供应的影响可控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进一步攀升。由于中国原油、天然气外采比例较高,会受到影响,进口成本客观上会有所抬升。但总体上看影响是可控的。这是因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而且长期合同占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

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具体说就是“三个着力、一个守好”,着力增加产能,着力加强储备,着力保供稳价,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这些措施的核心是两个字,一个“增”、一个“稳”。“增”就是增产能、增产量、增储备、增供应,“稳”就是稳进口、稳价格、稳预期。落实好这些措施,我们有把握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多措并举全面做好

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近日,煤炭、天然气、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玉米等粮食价格也出现上涨势头,对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的挑战。

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今年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稳物价就有了坚实的“压舱石”。我国稻谷、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裕、供应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将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此外,要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线。指导各地认真执行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及时启动、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