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种植 > 正文

“汉山粟”迎来重光之日

2022-03-23 17:56:00   

微信图片_20220323180547

夏商周时代,粟(稷)是五谷之首。“粟”即小米,是古人最重要的粮食,因商汤在河南省宜阳县三乡镇祈雨求种而得名。

微信图片_20220323180602

建武三年闰正月,光武帝刘秀在宜阳汉山一带令耿弇就屯兵于宜阳(今宜阳西)积粟,在得知赤眉军余种南逃宜阳后,自己便亲率大军驰援耿弇指挥作战。由于汉军吃了三乡的粟米作战勇猛,赤眉军是前有刘秀大军所阻,后有冯异追兵,加之粮草不济,可谓是困顿之极啊,只能选择投降。降服了声势浩大的赤眉起义军十万余众,奠定了刘秀东汉王朝的基业。因此,宜阳汉山粟米成为刘秀登基后皇家贡米,被称为“汉山粟”。到了唐代,三乡成为重要的官办驿站,“汉山粟”也成为官方的指定供米。

微信图片_20220323180536

三乡镇谷子种植历史悠久。2018年,在外地打工的冯红涛返乡开始进行谷子种植,2020年成立河南荣安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冯红涛经过多年研发,并结合古今资料和当地环境,传承创新种植开发生产出高品质的“汉山粟”黄小米。该公司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21个村400余户参与谷子种植,目前已种植1000余亩。同时,该公司还投资建设小米加工生产线,开发出一系列升级换代的小米产品,销往郑州、北京、上海等地,让“汉山粟”这粒古老的黄小米迎来了重光之日。

微信图片_20220323180557

在有关部门鉴定下,该黄小米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质、可溶性糖类的含量,都高于普通小米。赢得农业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一粒粒金黄的小米,飘香在当地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和乡村振兴之路上。(特约记者 周宏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