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 15:24:04
近年来,吴忠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同时,引导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培养奶牛养殖能手吴义明、黄花菜种植大户苏海亮等致富带头人2670人……通过多措并举,激活了乡土人才成长的“一池春水”。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说到乡土人才,他们有的是摸爬滚打出来的种田高手、养殖能手,有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企业家,还有的是匠心传承、身怀绝技的民间手艺人。和外来人才相比,他们来自民间、成长于乡野,对农村有深厚感情,实践经验更接地气、也易推广,容易获得群众信赖、鼓舞群众信心,能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也是当下乡村振兴急切需要的。吴忠市的实践充分证明,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要有不拘一格接收吸纳的勇气和魄力,如此,方能充盈人才“蓄水池”,让乡土人才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俗话说,栽得梧桐树,自有金凤栖。乡村的氛围越浓、环境越好、舞台越大,乡土人才越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个地方只要有爱才敬才、惜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就能吸引大多数有志之士“家燕归巢”,自觉回家乡、建故乡。有鉴于此,各地也应不断探索激励机制,优化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环境,提供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使乡土人才更有干劲、更有激情,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能脱颖而出,达到“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风貌,不断提高乡土人才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真正让他们留得下、用得好,为乡村振兴赋能、为改革发展添彩!(尉迟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