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寻找最美乡村科技人才 | 蔡红科:我的热情像太阳

2022-03-30 09:01:00   

和煦春风拂过茶园和橘园,美丽又威武的乌鸡正在林间“溜达”。初春时节,蔡红科再次来到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双坪村。他此行的任务,除了驻村对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技术支持之外,他还打算将社会资源和力量导入这里,进一步搞好合作社的运营。

初识蔡红科,是在去年4月27日召开的陕西省科技特派员暨功能食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上。作为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他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他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分享了自己的扶贫故事,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有这一句话,或是不甘平庸,或是不甘被人冷落和冷眼,或是不想再自卑、再失落,毅然决定辞去工作、走出安稳,被人冠以‘创客’……”面对记者采访,蔡红科娓娓道来,畅谈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

图片1

不负青春,热血逐梦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蔡红科告诉记者,正是这个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砥砺奋进。2000年,他毕业于陕西省财经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同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系,通过5年时间的学习,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为了更好掌握农业管理技术,他于2008年进入青岛农业大学学习生物技术,用了3年时间,取得了生物技术本科学位。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见远,行更远。从大学时的勤工俭学,到刚毕业时的开饭馆;从经营广告公司,到开展电信业务;从饲料经销商,到创办直销饲料厂;从岐山绿农生态养殖场与杨凌岐商惠生态养殖场体验馆负责人,再到“三区人才”……不甘平庸的蔡红科,可没“少折腾”。

然而,追梦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12年4月,他创立了岐山绿农生态养殖场,以土鸡养殖与销售为主。由于当初选址盲目、技术落后、融资困难,再加上销售经验不足,导致养殖场经营不善,濒临破产。2017年,陕西岐山一家城建集团征用了该养殖场所在的区域,他不得已将养殖场迁到了石头河滩地,组建了一个以土鸡养殖场、山羊养殖场、土猪养殖场、鸭鹅养殖场等大规模新型养殖基地。2018年6月,他又在杨凌经营了一家集烧烤、羊肉泡等为一体的特色餐饮店,以“岐商惠”为品牌,开发出了土鸡、土鸡蛋、山羊肉、土猪肉等多种绿色产品。为了抢占新赛道,他还拓展了电商、微商等新型互联网销售模式。

图片2

问需开方,助力振兴

如果说创客身份是“上半场”,那么担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驻紫阳县双坪村科技特派员之后,则开启了蔡红科更为出彩的“下半场”。

打开回忆的记事本,2019年7月10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以“三区”人才聘用41岁的蔡红科,到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双坪村参与扶贫工作。

图片9

双坪村是一个位于汉江北岸、秦巴深处的深度贫困村,全村以种植茶叶、柑橘为主。据蔡红科介绍,他在深入了解双坪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员结构以及各户家庭情况后,仔细分析当前的存在问题。确立双坪村六组双硒种养专业合作社为运营主体,以养殖大户带动散养户,以加工、包装、销售为营销手段,采取“集中饲养+生态放养”相结合的模式,打造了一个特有的林下乌鸡养殖品牌——高山富硒乌鸡。

图片4

2019年8月初,蔡红科从陕西省略阳县订购2500只乌鸡苗,通过双坪村六组双硒种养专业合作社投放给12户贫困户进行试养。由于养殖户养殖设施过于简陋,鸡苗不断出现死亡。为减少鸡苗死亡率,蔡红科每天往返在养殖户的养鸡棚中,指导村民改造养殖设施及治疗用药。经过合理用料、用药,目前贫困户的乌鸡成活率已达90%以上,彻底改写了双坪村“乌鸡养不活”的历史。

“蔡红科好样的!让‘乌鸡养不活’成为历史,他功不可没。”双坪村六组贫困户张永秀告诉记者,在蔡红科的帮扶下,自己感到“科技并不遥远,科技就在身边。”

图片5

此外,蔡红科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教授实地考察及对中药市场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在双坪村六组和七组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品种确定为天麻、大黄、黄精、苦参、葛根、柴胡、猪苓这几个品种。“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的不断重视,中药材市场也拥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蔡红科介绍,通过去年的不断宣传,双坪村的村民也对中药材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年3月以来,他一直在双坪村指导村民培养菌棒,做种植天麻的准备工作。

多变的角色,不变的热忱,蔡红科的热情像太阳。先后荣膺宝鸡市第三届职业农民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三届职业农民“优秀选手”、安康市“三区科技人才”工作先进个人等,所获荣誉不胜枚举。2020年,蔡红科被宝鸡市政府评为全市十大高素质农民,2021年,他参加了陕西省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的“百村行动”,今年,他被宝鸡市确定为“一公示两带头”致富带头人。最近,他还成为了可堪骄傲的“央视乡村振兴观察员”。

从陕西省科技厅来双坪村扶贫的第一书记王大春表示,从0到1,双坪村六组乌鸡试养的成功,也让村上其他村民小组的贫困户们看到了希望。现在,双坪村很多农户都开始养起了高山富硒乌鸡,忙得不亦乐乎。据了解,双坪村六组高山富硒乌鸡规模已超20000只,每年可为贫困农户增收3万元。通过养殖乌鸡和种植中药材,为乡村的产业振兴增添了强劲动能。

汉江静流,巴山绿深。如今,在汉江两岸、巴山深处的陕西贫困之地,一场打破贫困循环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些养鸡户和种植户的命运正在改变。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