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五联”工作法“联”出乡村振兴合力

——杨凌示范区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观察

2022-04-07 14:13:00   

农村发展产业,没思路怎么办,遇沟坎怎么跨?在4月7日召开的杨凌示范区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会,探索形成了以“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根据村级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建立政校企联合体,让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联”上有新意,带动片区整体发展

专家联产业。发挥杨凌科教优势,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专家服务团队,深入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集成,以高校科研联村为纽带,指导推动产业链延链强链,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

科研联生产。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将包抓村作为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优先将最新科研成果在包抓村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企业联市场。鼓励引导区内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包抓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管理、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优势,带动包抓村壮大产业规模、拓展市场空间。

部门联政策。示范区、杨陵区两级党政部门加强对各级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研究,找准包抓村建设发展与各级政策之间的契合点,通过策划包装产业、基建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党员联群众。包村单位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所在村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宣传党和国家“三农”政策,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书记抓典型。建立示范区党工委、杨陵区委、各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包抓典型村机制,强化村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密切配合包村工作队,强化资源整合利用,以10个示范村为重点,打造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同步推进43个提升村比学赶超。

重点是“造血”,发展产业项目,带动全面振兴

突出推动产业振兴。各联合包村工作队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和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充分发挥“一产业一团队”专家服务团作用,深度链接产业创新中心,指导包抓村确定主导产业及发展路径,帮助策划发展项目,培育产业链、延长价值链。帮助引进培养农业人オ、开展品牌打造、拓展产品销售,探索主导产业生产、运营、管理新模式,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

聚力打造标杆样板。按照产业特色明显、村容村貌优美、基层组织有力、集体收入年内超百万元、2025年超300万元的目标,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建成10 个乡村振兴标杆示范村,总结形成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

助力基层组织振兴。各联合包村工作队协调推动包抓院系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帮扶,建立党建实践基地,协助完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领导机制,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对农村基层干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助力推行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打造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各联合包村工作队将包抓村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耕读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乡村振兴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研究生成果孵化基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在基地实践展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田”“展示基地”和乡村振兴“创新窗口”。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幸 实习记者 仵佳伟

编辑:王 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